第二百五十六章 画大饼展望未来,压力山大(2/6)
姨,不管别人怎么看,但我们自己都很清楚,发展离不开科技知识。
离不开有文化,有能耐的人。
不提我们的那个食品厂,目前有不少好东西都是我一些有文化,有能耐的朋友帮忙搞定的技术攻关,各大养殖场的科学化养殖之类,也有他们的帮助。
包括农作物育肥选种,提高产量。
同样少不了这些。
我琢磨吧,咱们现在做的这些想要再继续往其他省扩张,没什么指望了
很困难。
所以只能在现有的技术上深耕。
但是没人才啊,前两年我就在琢磨这事了,可因为缺乏人才,实在没办法搞,总不能真指望初中毕业的那些个知青帮上什么忙吧,最起码也得是高中毕业,然后还得懂点专业知识啥的是吧。
可有教授不用,那是暴殄天物。”
怕唐明月难以理解,高芸继续道:
“我给您举几个例子吧,现在咱们只能种点香菇平菇,新鲜香菇和平菇本地卖,卖不出去的就晒干做成干货,或者做成香菇酱平菇酱之类的往外面卖。
可如果未来我们能种猴头菇,能种那个什么松茸的话,那该有多了不得。
去年广交会我跟您都去看过。
野生松茸干要卖三百多一斤啊。
咱们要是能跟香菇一样种,就算卖不到三百一斤,三十一斤总能卖得到。
以前香菇也没法种,可后来不就有人研究出来了吗?只要有足够的人才和足够的时间去慢慢搞,肯定能成功啊。
这还只是一方面。
研究种出更好吃的水果,种类更丰富,生长速度更短的蔬菜,产量更高更耐旱,或者说更能抵御重灾的农作物。
甚至于吃更少的饲料,能长出更多肉的猪和鸡,通通都是可以研究的啊!
但咱们缺人才,没有人才。
所以您懂我的意思吧。”
“大概能够理解,但这事不大好办啊,你要是要个人才的话,我能帮你弄,可是大量就太困难了。而且不论知青还是那些教授,一般遵循的原则都是富裕的地方往贫穷的地方挪,人多的地方往人少,人力资源不够的地方挪。
我们这原来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