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识新地(十四)(5/5)
佩轩因为要给文秀回信,又看了文秀的第二封信,字里行间,他知道文秀的心一直在他身上,他给文秀写了回信,谈了自己的近况,学习,读书,体会,针对文秀说的事,他也说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秀本着良心去做事是非常对的,就应该这样。他越来越看到,文秀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孩儿,以后也许能够做成大事,他俩将来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最后,他不忘提醒,要文秀注意身体,因为他知道,她的身体比较弱,千万不能累出病来。
写好了给文秀的信,他也装好信封,准备明天寄走。
大学的生活有点枯燥,一开始的确有些茫然和困惑,但是,慢慢就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他本是喜欢看书的人,现在那么多书等着他去看,而不是以前那样到处找书看,想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他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看书,读了许多小说,还读了不少的古文,包括历史和一些诗词,只是不像小时候那样见了古诗就使劲背,现在看的多了,也没有精力去背了。那些名人传记和自传他也读了一些,有些书外面是看不到的,如《李宗仁回忆录》、《赫鲁晓夫回忆录》《托洛茨基回忆录》等等,都是难得读到的。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等都很有兴趣,也关心当时出现的伤痕文学,读了一些影响较大的长篇和中篇小说,那些作品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催人泪下,读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联想到自己和家庭在以前的境遇,不由得心如刀扎。
读书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书读多了,认识就会提高,也会越来越自信。他们本学期开的“形式逻辑”是一门好有意思的课,学了才知道,以前的写作、说话有许多不符合逻辑。学了逻辑,突然觉得不会说话了。但是,继续学下去,就知道逻辑是需要人们遵守的,否则,人们就无法表达无法交流了。由此他想到,不仅仅说话和写作需要遵守逻辑,而且,无论做什么事,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不仅做不好事,而且也没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也没法得到别人的承认,这样将寸步难行。
大学阶段的读书,是他脱胎换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