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下山之路(3/4)
王新丧,不宜攻打。而前年已经从卫国那里夺取了铁矿,再攻不祥,燕国齐国偏远,伐虞国风险又大,算来算去,只能是越国。”
越王跳了起来:“看我越国是软柿子呗。”
季瑗无法反驳,便只能安慰道:“此次唐王必定要失望了。”
唐王会不会失望白竹不知道,但他现在很想逃离。
“你们都是死人了,明白吗?出了军队,迎接你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白竹心累,十几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他还要看住这些犯了谋逆大罪的小孩子和他们的母亲,要不是他必须听话,他已经逃了。
公子杨很是不满:“白将军,为什么?当死则死,何必这样侮辱我们?”
另外几个也纷纷大喊,白竹捂住脸:“那得问大王。”
不过他的带娃生涯很快结束了,水分很大的一万大军朝着越国而去,一路上根本没遇到什么抵抗,顺利地占领了一个边境小城。
公子杨等人更加不满,什么真正的生死?这也叫战争吗?
但要白竹来回答,他会说:“是。”对于将领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战,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不要正面冲突,速战速决。
真正领会战争艺术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战争是庙堂的延续。
大多数战争都是可以避免的,可君王和既得利益者需要通过战争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国家需要战争来转移矛盾,只有连续不断的胜利才能掩盖深层的危机,一旦失去胜利,国家就不再值得信任,那么,亡国近在眼前。
得知此事的崔祁琴音乱了:“阿霖,今年草原南下了吗?”
姬琮不明白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但还是答道:“没有,草原上的大祭司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们要进行一个秋天的祭祀来消除天谴。”
“哪里来的天谴?不过是愚民罢了。”
杀死大祭司的人正是崔祁,他根本看不上用药物和蛊控制民众的手段,就算他现在失去了灵力,他也能用剑术杀死他。
神是愚弄百姓最好的工具,姬易在书中写过,祭祀并不是真的能带来风调雨顺,而是百姓相信祭祀能带来丰收,至于真假他们不在意。
如果今年不好便是不够心诚,明年好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