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造纸(1/3)
整个煮浆的过程是单调,除了经常要翻动锅里面的甘蔗渣,让他们充分地跟烧碱反应,水少了就添加热水,除此之外只能是等待,等待着甘蔗渣变成甘蔗浆。
这个过程可以看到澄清的水变成了跟墨汁一样黑的黑液,这个液体对环境的破坏可是相当大的,要是排放在河沟内,可以让鱼虾绝迹,寸草不生!
封地是自己的,江祥锋没有蠢到直接排放这些黑夜,而是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巨大的收集池。
建造这个收集池也是花费了很大的功夫,池底不断地用石锤夯实,底部铺了一层细石块再次夯实,再在细石块上铺了一尺厚的石灰,四周也有石头和石灰砂浆彻了两尺厚的墙,确保不会渗液和漏液!
收集起来的黑液将被蒸发水分,然后用到固定的炉膛内燃烧,一可以用来烧开水或者烘干纸张,二是烧尽的灰烬,还可以用来生产烧碱。这算是废物利用尽可能地降低污染!
条件落后,制出的设备也落后,所以把甘蔗渣煮成甘蔗浆花了整整两个时辰,这个时间超出了江祥锋的预料,本来想着一个时辰就可以煮熟煮透,可惜大锅不是密封的,温度上不去,只能拉长时间!
从投料到煮出浆来就花了三个时辰,按照这样的速度,一天能煮三锅,等以后工人操作熟练了,添加的液体是高温的,可能会缩短点时间,撑死一天也就煮四锅料!
把煮好的甘蔗浆倒出来过滤掉那黑液,然后要放到洗涤槽里面进行洗涤,第1次洗涤使用温水,洗涤后的液体可以用来煮浆。
洗涤三遍之后看到的甘蔗浆水,还是有点泛黄,但总比这个世界那种黄澄澄的草纸白得多了。
这种白度的甘蔗渣用于书写是足够的了,但是为了纸张显得更加高端,江祥锋在设计工艺流程的时候还是决定加了一道漂白。
漂白用的烧碱量就少很多了,刚好5锅洗涤后的甘蔗浆用一水缸的烧碱,在五六十度的条件下保温半个时辰。
江祥锋一直在祈祷,希望经过烧碱漂白之后,甘蔗浆水的白度能再提升一点,不要求达到雪白,有米白色那样就够了,哪怕是微微泛点黄色都能接受。
要是能达到米白色,这个纸价那就可以卖得相当高了,不但满足书写还可以满足印刷。虽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