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富贵不还乡,就如锦衣夜行(2/4)
谁跟谁。”
“按照规定,刚刚那一场本来是由你上台解说的,你都让给我了,这次我一定配合你。”
说完以后,两人就有说有笑地朝着林兴文家走去、
两人都是少年郎,讲究的就是快意恩仇,这不,刚在外面取得了一点成绩,就要回家向亲戚朋友显摆一番。
正如楚霸王项羽所说的:“富贵不还乡,就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
不过在京师,另外一个少年郎,此时却没有这份闲情逸致。
关于针对瘟疫的紧急处理,朱慈烺已经启动了最新的应急预案,后面的事情自然会有太子府的其他人跟进。
他只需要最后的结果就行,或者是某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在追究相关的人员责任。
还有就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人进行奖励。
这才是他作为大明皇太子,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一点小事情都亲力亲为,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啥也没有抓到。
“治大国如烹小鲜”。
崇祯皇帝之所以每天那么累,就是因为不相信任何人,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一顿折腾下来,导致大明越来越虚弱。
他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治理这个国家,这可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系。
目前大明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很多地方存在大量的豪强,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如果来硬的,就算是大杀特杀也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没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这些地方的豪门已经深入到大明的方方面面,而且与大明的朝堂有大量的牵扯,短时间内根本解不开这种困局。
而且皇权不下乡,面对地方的很多事务,朝廷根本就管不到。
除非遇到那种罪大恶极,卖国求荣的败类,可以做到杀一儆百。
要想打破这种现有的利益链条,解决大明目前的困局,工业革命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在这种大时代的冲击下,那些守着固有地盘,眼中只有家中一亩三分地的地方士绅。
要么改变存在了几百年的生存模式,加入朱慈烺推行的大工业生产之中;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慢慢消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