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知识是无价的(2/3)
你的高见,能详细跟我说说吗?”
这个蜂窝煤券可是朱慈烺的得意之作,主要是大明宝钞已经被朝堂那些不懂经济规律的人瞎搞,目前已经变成臭大街了。
滥发大明宝钞的后果,就是老百姓根本就不认,无法在市面上流通的宝钞,其实跟废纸没啥区别。
而坊间最为流行的还是属于铜钱,可是大明历来都缺铜,不然也不会用铜来做等价货币。
不过铜的用途还有很多其他的作用,比如铸炮,将来还要生产子弹和炮弹。
这就需要有一种信誉良好的东西,而且生产起来成本极低,用来代替一部分铜钱的功能。
朱慈烺也不奢望能完全代替铜钱,目前大明的这种情况,是很不现实的。
他只是希望能在京师和陕西这两个地方,把蜂窝煤券推行下去,等将来时机成熟了,完全可以直接发行一种货币。
毕竟蜂窝煤的局限性太大,只能作为一种暂时性过渡的东西,在前期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用来建设工厂和发展军备。
为了能印刷出能让老百姓接收,同时防伪能力还不错的蜂窝煤卷,朱慈烺特意请求崇祯帝把大明户部宝钞提举司划分到太子府协管。
反正现在大明发行的宝钞基本上没啥用,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来生产足够的蜂窝煤卷。
其实在朱慈烺心中还在酝酿一个计划,等将来实际成熟可以用这些机构制作银圆,尤其是那种能吹得响的袁大头银圆,这种可以代替目前的散碎银子。
目前大明已经是银本位的货币体系,可是地方上的火耗银子却是很多人敛财的工具,早晚都要废除,这样才能给普通民众减轻负担。
只见朱镜世在心里思索了一番,这才出言说道:
“朱公子,最近的物价一直在上涨,无论是铜钱还是银子,同样的价钱买的东西都会变少,这样也等于我们手里面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如果去年的时候,三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粮食,今年可能会要三两五钱,这就等于买同样的东西,今年比去年多付出了一成多的银子。”
“长此以往,老百姓如何受得了,尤其在大家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
“以前的大明宝钞之所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