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2/4)
人脸上的表情都看在眼里,接着又加了一把火:
“等粮食收获以后,我们太子府这边还会派人过来进行收购,你们吃不完的地瓜和土豆也可以直接卖给我们。”
不过,他随机又开了一个玩笑:
“当然,价格肯定不会按照小麦的价格来收购,毕竟马铃薯这种东西一亩田起码有十石。”
“这要是全部按照市场粮食价格购买,我们太子府非变成穷光蛋不可,不过也不会让大家吃亏,总之肯定会比种小麦划算。”
朱慈烺的一番自嘲的话,顿时逗得大家伙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他还是把两种新作物的产量往少了说,如果说成亩产十五石,估计能吓到一大片人。
不过只要从怀柔县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就好走多了。
在巨大的产量面前,估计整个北方都会掀起一股种植地瓜和马铃薯的热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要老百姓手里面有足够多的粮食,就会安安稳稳的在家种地,绝对不会被有心人煽动跟着乱来。
朱慈烺计划等明年这个时候,让皇帝出台一个政策,针对种植地瓜和马铃薯的农户,相应地减免一定比例的赋税。
双管齐下之下,民间有的是聪明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要市面上的粮食充沛了,粮价自然而然的下跌,老百姓的负担也就没有那么重。
同时大明帝国的国力也会缓慢提升,国家的财政也会充沛起来,一切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不过这是很久远的事情,现在要走好第一步才行。
这时,怀柔县各位保长也站出来表态支持,毕竟这可是能在县太爷和太子府的人面前,露脸的事情。
大家都是人精,怎么可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最后,朱慈烺还特别强调:
“关于这件事情,等会我以太子府的名义,与各位立下一个字据。”
“一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你们都可以拿着这个字据,到太子府获得赔偿。”
“陈县令,你可以做个见证,并且用上官印,我也可以用上太子府詹事府的印章,这样最保险。”
陈明遇觉得这样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