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阎应元(2/4)
做错什么,并且最近几天还多有照顾,做人要懂得感恩。
最终,他选择在路边随便买了两个大饼,垫了一下肚子,就随着小桂子来到太子府。
朱慈烺此时却在密室里面思考问题,他的眼前是一个完整的大明疆域沙盘。
这是他用了大半年时间,秘密安排大量人员,根据大明实际控制的版图制作出来的,以方便筹划各种计划。
此时他的手里面,拿着一个木头雕刻的人,上面写着“阎应元”三个字,这是他刚从江阴这个地方拿出来的。
关于这个阎应元,他作为后世之人,对其事迹可是极为敬佩。
区区一个从九品典史,做出的丰功伟绩,却比大明一品昭武将军都强太多,也悲惨太多。
最关键的是阎应元这个人,没有与朝堂上任何势力扯上关系,用起来也非常放心。
如果收为心腹,将来率军四处征战,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朱慈烺对于大明现有的军队模式,那是彻底失望了。
也许太祖和成祖时期,这样的军队架构,还有其自身的优势,可是经过两百多年发展,已经慢慢跟不上时代了。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支完全效忠于他的部队,将来调动起其他部队来,就会变得极其困难,甚至很多人都不会听到从朝廷的调令。
不过好在他已经与崇祯帝商议过,要借整顿京师三大营的机会,重新编练一支新军,由他的心腹统领。
所以朱慈烺第一时间想到了阎应元,不过还要考察一段时间,并且逐步提拔才能服众。
这时,密室内的的铃声响起,这就证明他要找的人到了。
朱慈烺听到以后就离开密室,来到书房中,并扯动书桌上的铃声。
小桂子闻声推门走了进来,然后小声地说道:
“太子爷,阎典史已经到正厅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大声的说道:
“宣!”
接着,阎应元诚惶诚恐地跟着东宫太监,走进书房。
说实话,他之前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江阴城的县令,现在这一下就要见到大明朝的皇太子,这个跨度属实有点大。
如果说他此时一点不紧张,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