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畅聊(2/4)
。
这几年我们出台了不少政策,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可效果还不太理想。主要是产业结构太单一,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人才也留不住。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李振龙看着杨威,目光坚定:“杨威,你要清楚,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责任重大。如果今年你能把澜江市的经济提上去,我会推荐你出任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这对你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杨威听后,心中一震,既兴奋又紧张。
出任省会城市一把手,成为省委常委,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可他也深知其中的压力和责任。
“领导,我明白你的意思。”杨威深吸一口气,“我对澜江市的发展确实还有些担忧。困难不少,比如营商环境还有待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繁琐,企业办事效率不高。
但既然你这么信任我,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全力以赴,想尽办法把经济搞上去。
我打算从优化营商环境入手,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投资。”
李振龙微微点头:“想法不错,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另外,在产业布局上,你可以结合澜江市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比如,我听说河东县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你之前是不是有开发旅游古城的设想?”
“是的”杨威眼睛一亮,“河东县老城区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我想把那里改建成一个古色古香的旅游古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但是这个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还面临着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难题。”
“资金和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来解决。”李振龙建议道,“你可以多和一些大型企业沟通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另外,在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确保开发与保护并重。”
两人又深入讨论了澜江市的发展策略,从产业布局到人才引进,从政策扶持到创新驱动,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晚了,李振龙起身告辞,临走还不忘叮嘱杨威好好安慰李冬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