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卫鞅亡魏入秦(1/3)
在战国烽烟四起的年代,魏国的一位智者,卫鞅,因政见不合,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他的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懑,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他知道,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定能在另一片土地上绽放光芒。于是,他选择了向西而行,投奔那正欲崛起于西方的秦国。
此时的秦国,正是由雄才大略的秦孝公所统治。孝公听闻卫鞅之名,如获至宝,立即召见。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孝公被卫鞅的才华与见识深深折服,决定任用他为丞相,并赐封商地。从此,卫鞅便被称为“商君”。
商君上任后,立即开始了他的改革大业。他深知,要使秦国强大,就必须严明法令,公正无私。于是,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雷厉风行地推行下去。无论是惩罚还是奖赏,他都做到了不偏不倚,即使是威势强大的贵族,或是关系特殊的亲信,也绝不姑息。
一日,商君正在书房中审阅文书,忽然听闻太子触犯了新法。他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太子乃国家之储君,若不能以身作则,何以服众?”于是,他毅然决定,依法处治太子。太子的师、傅也因此受到了黥、劓之刑。这样的严刑峻法,使得秦国的百姓们无不敬畏。一时间,路上无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们也不敢乱取非分的财物。秦国的国力因此大大加强,诸侯们也都对秦国畏惧三分。
然而,商君的法令虽然严明,但却也缺少了仁恩。他只是一味地用强力压服人,而不懂得用仁德去感化人。这使得他在秦国的百姓中,虽然赢得了敬畏,但却没有赢得真正的民心。商君自己也深知这一点,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书房中,凝视着窗外的星空,心中充满了困惑与无奈。他想:“我虽严明法令,使秦国强大,但为何百姓们对我并无真正的敬爱之情呢?”
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孝公因重病卧床不起,他深知自己的时日无多,于是打算将王位传给商君。然而,商君却坚决辞谢不受。他说:“我本是魏国的逃亡之臣,能够得到大王的赏识和重用,已经是我莫大的荣幸了。我怎敢再奢望王位呢?”孝公听后,深感商君的忠诚与谦逊,心中更加敬重他。他紧紧握住商君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说道:“商君,你乃是我秦国的栋梁之才,我若将王位传于你,也是希望你能继续带领秦国走向繁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