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长工女儿成了少奶奶(1/3)
张二娃在妓院当“龟奴”是无奈之举,因为不干这活就没饭吃,会被活活饿死的。
在野史中,郑板桥考上举人之前,生活非常贫困,但他为了继续参加科举考试,在没有找到合适营生之前,也是干过一段时间的“龟奴”。
在逍遥庄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好些人拿张二娃给自己的子女做反面教材:你们不好好干活的话,以后就会像张二娃一样去妓院当“龟奴”。
王梓林认为张二娃没有任何不对,相反感觉他很有勇气和毅力,适应生活的能力比较强,生存比面子更有意义。如果是自己的话,在快饿死的时候,也会选择“龟奴”这种职业的,首先我们得活下来。
天开始变的寒冷了,衙门派到白驿乡的几个税吏终于走了,他们今年的日子根本没有过去那么舒服了。
今年本来庄稼收成就差,而税收却比去年更高,更让他们为难的是:那些乡绅、大户不愿意实质性交税,只是承认欠衙门的粮食和钱,然后打了张白条,相当只给衙门交了一张欠条。
王梓林的日子虽然比99的村民要强一些,那也只是勉强能解决温饱问题而已,并没有任何积蓄。
他去一个叫石牛村的地方帮一个大户人家修织布机,这个大户人家挺有钱的,石牛村里大部分土地都是他家的。
王梓林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大户的掌柜也是个保长,家里一共有土地3000多亩,虽然比不上张举人家实力雄厚,但比杨保长更有实力。
这个保长姓石,附近的人都喊他石大户,他家织布机比较多,专门雇佣了一些妇女来织布,然后卖给那些小染坊,主要是为了挣钱。
让王梓林感觉有点奇怪的是,这个村子附近饥荒并没有那么严重,听说今年也没有饿死过人。这个村子地理位置属于白驿乡和西乡的交界处。
因为嘉庆皇帝重新启用保甲制度以后,就明确规定了:在每保的110户人家,不能跨越两个乡。
也就是说,每一个乡里面包括多少个保,都是整数,不允许出现:哪一个保里面既有西乡的人也有北乡人,因为这样的话,管理起来太混乱。
王梓林修织布机的技术在大半个邠州都很有名,这个石保长经常请他去维修织布机,还有其他一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