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章 陈近南(2/3)
议参军。
同年五月,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其长子郑经袭承“延平郡王”,陈永华继续辅佐郑经。
郑经主政台湾期间,在陈永华的建议下,大兴文教,积极培养才人,更是在清康熙封锁沿海的局势下,力排众议,建议和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各国通商,为郑氏台湾的贸易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在依靠贸易暂时解决粮食问题后,其又帮助郑经制定了屯田制度,已实现自力更生,之后更是从岭南引进一年三熟的粮食。
经过三到五年的经营,郑氏台湾终于实现了“丰衣足食”。而当地百姓在吃饱肚子后,更是认可了“新来的”郑氏政权。
陈永华的所作所为,为郑氏政权固守台湾解决后顾之忧,奠定了基础。
陈永华治理台湾,可谓呕心沥血,辅佐郑氏,可谓鞠躬尽瘁。
清康熙十二年,爆发三藩之乱,陈永华嗅到反清的机会,力劝郑经整理战船,操练水军,西进。
于是当年底,郑经留陈永华在台湾辅佐其长子郑克臧“监国”,他自己则带领舰队赶往福建。
为了让陈永华更加用心辅佐自己长子郑克臧,郑经主动与陈永华联姻,让郑克臧迎娶陈永华之女,
然,郑克臧虽为郑经长子,但其身份却很尴尬,他是郑经年轻时和自己四弟的乳母私通所生。换句话说,郑克臧不仅仅是庶出,还是有悖伦理而出生的孩子,尽管其才能卓著。
当时郑经在福建领军作战,台湾郑氏的权臣冯锡范,刘国轩等人不想屈居陈永华之下,便有意拥立郑经的次子郑克爽继位。
当时,郑克臧18岁,而郑克爽只有8岁,冯锡范刘国轩等人废长立幼,更有利于自己掌权。于是,在清康熙十二年,趁郑经进军福建,无暇顾及台湾之时,冯锡范刘国轩等人联合郑氏族人郑哲顺发动“东宁之变”,绞死了郑克臧全家,包括陈永华长女和出生不足百天的长外孙,之后更是联合国母董氏,私立郑克爽为延平郡王世子,从此冯锡范刘国轩之流开始独揽大权。
清康熙十九年,福建的郑经被清军驱赶,绝望而归,之后一蹶不振,沉迷酒色,不久病故。
陈永华因愧疚不已,加之当时掌权的冯锡范、刘国轩等人趁机怪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