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赵春苗的往事(2/3)
生日。父亲看向周围一片春光无限、生机勃勃,即刻给女儿起名为一一春苗。
从赵春苗有记忆时,爸爸每天都是带上她去家里两亩地内辛苦劳作,田坎是她的首个快乐园。再就是菜园整理,在大堤上看护十多只羊,喂养圈里五头猪和土屋前几十只鸡。艰苦的劳动和照顾女儿,促使父亲残疾的四指奇迹般进化张开。他像是一台不停歇的机器,从早到晚的运转,但绝不允许女儿做重活。
最为神奇的是,他的针线活越来越好,毫不逊色村里的大嫂们。说话也由含糊不清、结结巴巴,变得与正常人没太大区别。
女儿使他更加勤劳,也给他带来了智慧,更是带来了劳动成果。三年后的秋季,家里推垮那间陈旧土房,修建了一小栋有两间卧房,一间厅堂和卫生间与厨房的小平房。家里整个区域和菜地,被勤劳的父亲围建成一个篱笆墙院子。家,更像一个幸福祥和的家。
赵春苗从小就不受别人嘲笑与鄙视的影响,深爱着她的父亲。经常要父亲背着她直面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大喊:“爸爸,我的好爸爸。”使得父亲倍生骄傲与自豪。父亲从小就鼓励女儿要好好读书,争取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正因如此,赵春苗从小成绩就好,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最后是村里少有的高中毕业生。她没有参加高考,不想让父亲继续劳累。九四年秋时,城郊的村子被划为城区,家里不再有农田和菜地,也不能再养猪羊鸡鸭。父亲仅靠每天在建筑工地上做些零碎活,来负担两人生活和她的学费。
赵春苗高中毕业后,很快找到一家大型服装店做店员。因很受女老板赏识,次年底就委任她负责整个店,月薪加提成也突破了一千。鉴于月收入尚可,赵春苗在次年春节后,坚决不许已过五十的残疾父亲去工地干活,闲不住的父亲又开始捡拾废品和负责做饭。
女儿没办法,只得规定父亲不许离家太远,更不许去脏地方,尤其是垃圾堆。父亲很听话,只在附近街道两旁捡拾废品,每月还能有个三百收入。随着年龄增长,年过二十的赵春苗常被人来家说亲,但皆被拒绝。她不愿离开苦命的父亲,不愿让父亲老无依靠。在二十一岁那年,她才勉强同意同村叫赵强的父母提亲。
赵强比她年长两岁,也是高中毕业生,身高和相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