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巡查东辽(六)(1/3)
大宋帝国东辽外贸边区一号站,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阔的平原之上。这里是平原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大宋与东辽的贸易枢纽。
站口四周,高墙耸立,壁垒森严,彰显着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站内设施完备,设有仓库、办公楼、海关查验区等多个区域,分工明确,秩序井然。
在东辽边境地区,共有数个这样的特批站口,它们犹如一张严密的大网,负责着外贸商品和进出口商品的管理与输入工作。这些站口不仅是大宋帝国的经济命脉,更是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由于靠近边疆,这里实行严格的军管制度。站口的工作人员身着统一的军装,英姿飒爽。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业务能力,更有着坚定的军人意志。在工作中,他们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确保每一件商品都能顺利通过查验,安全抵达目的地。
站口的工作人员享受着军籍待遇,这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责任的赋予。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守护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边境稳定。
在这个繁忙的站口,每天都有大量的商人和货物来来往往。站口的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地为他们提供服务,解答疑问,确保贸易的顺利进行。这里,是大宋帝国与列加尔交流合作的桥梁,也是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
一号站站长李峰奇,大宋帝国陆军二线部队上校军衔。李峰奇半夜接到了大宋帝国皇家事务所驻东辽办事处发的紧急通函,明天一大早天子要来一号站视察。
吓得李峰奇连夜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先把一号站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打扫了一遍。然后又挑了几个尖兵。一号站位于东辽战备区,一旦帝国和列加尔方向开战。位于战略缓冲区的合贸区一号站将作为帝国东辽第一道防线,所以除了外贸相关的工作之外,还修建了大量的战略工事,一旦爆发大规模战斗,立即投入作战,所以一号站的战斗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卡列哈达平原地势复杂,地形崎岖,气候多变,横穿过去的难度极大。一号站不仅要检查外贸货物,还要承担应急任务。这里配备了两个连的民兵队伍,他们身经百战,训练有素,是战时的第一道防线。
在主力部队赶来之前,这两个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