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这个英雄是不是搞错了?(2/3)
1658年,郑成功统领水陆军十七万北上,同张煌言会师,准备大举北伐 ,然而不幸遇到飓风,损失惨重,只得撤回。
第二年,郑成功再次北上会师张煌言。
要说这张煌言,乃是南明又一扛鼎柱石,颇有一些卢象升的味道。
那卢象升乃是天启年进士,生得白净瘦弱,但却有天生神力,常用136斤大刀练功。
这张煌言则是崇祯年举人,骑射非常厉害,25岁投笔从戎,坚决抗清!
不过,这一次他也被郑成功给坑了。
大军首先攻克崇明岛,张煌言建议在此扎营修整,要使大军进退有据,但郑成功不听。
于是,张煌言率领17艘小船先行去破坏了清军的铁索横江和岸防炮,等到郑成功大军前来,一举占领了瓜洲。
随后,张煌言建议全力拿下镇江,郑成功顾虑南京的清军来援,张煌言便建议派一支水师佯攻南京观音门,并建议这一支水师应该沿江而上,往芜湖一带活动,防守来自江楚的清朝援军。
郑成功采纳了他的建议,派张煌言向南京进攻,张煌言攻克仪真,进军六合,在得知郑成功拿下镇江后,写信建议他先安抚夹江郡县,再从陆路进军,直取南京。
然而郑成功不听,竟从水道进,贻误战机,让南京的清军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张煌言在观音门附近等了两天都没见到郑成功大军前来,他只得分兵一路攻击芜湖,自己则在浦口等待水师大军。
待得水师抵达,张煌言直扑芜湖而去,然而就在他一路凯歌,拿下四府、三州、二十四县,城池近三十座,正准备收复徽州,震动清廷时。
郑成功却在南京兵败撤退,因为没有及时通知张煌言,张煌言在得到南京兵败的消息之后,立马回到芜湖收拢义军,准备退到瓜洲和镇江防守,以待时机。
结果郑成功又直接放弃了瓜洲和镇江,退回了海上,搞了个张煌言措手不及,最后被清军援军堵住东退之路,进退维谷。
张煌言只得选择往江西方向进军,寻求生路,然而又被清军拦截,大败,最后只剩下残兵数百。”
唐朝,唐太宗怒拍桌子道:“这郑成功干什么吃的?这也能称为英雄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