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1175这个数字(1/3)
“混账!”
“混账!”
历朝历代观看天幕的人,几乎都在大爆粗口,特别是那些帝王。
虽然这不是他们的王朝,但终归是一脉相承的华夏民族!
天幕画面再次转到了林则徐这边,观众们也暂时全都停止了辱骂。
此时,在广州城附近考察河务的林则徐,看到天幕之中显示清朝战败,签订了那么丧权辱国的条约,心绪激动之下,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旁边,邓廷桢急忙将林则徐扶住,命人将他抬了回去。
“另一边,林则徐抵达浙江之后,并没有就此消沉,他提供炮书,协助镇海炮局铸造西方新式大炮,轮船等。
道光皇帝为了推卸责任,斥责是林则徐没有做好防务,才导致了奕山在广东的失败,随后便将林则徐贬戍伊犁。
林则徐前往伊犁途中,遇到好友魏源,便将《四洲志》等翻译的西方资料交给魏源,叮嘱他撰写《海国图志》。
这是一部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的综合性书籍,其中更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籍。
适逢河南决堤,林则徐被派往河南治水,完成之后,继续前往伊犁。
在西安,他与妻子告别之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千古名句。
林则徐抵达伊犁之后,协助伊犁将军开垦荒地,并自请捐资阿齐乌苏荒地龙口水渠工程。
其后,他的走遍新疆多地,倡导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在伊犁辟地五十七万八千余亩,并推广坎儿井和纺车,被新疆百姓誉为“林公井”和“林公车”。
同时,林则徐还发觉了沙俄对新疆的潜在威胁,向驻边大臣呼吁积极防备,并提出了多项措施。
1845年,林则徐再度被启用,历任署理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务,并负责镇压当地因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引起的民变。
林则徐到任后,采用剿抚并重的方法,一方面革除军队陋习,整顿军务,积极打击叛乱,一方面采用多种措施,救济灾民,如平抑粮价,让官府收养无力购粮的贫苦户孤寡老人,劝当地富户赈济灾民,令官员和富户收买耕牛,保证耕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