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林则徐(2/4)
同年,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办事办事认真负责,讲求实际,仅一年,于所属海塘水利,悉心求之。
1821年,道光元年,林则徐父亲生病,他便辞官归乡。后为家庭生计,再次出山回京,获知简放江南淮海道讯,署任浙江盐运使。他整顿浙江盐务,获得了一定成效,一些由他制定的规章制度,被一直沿用了下去。
1823年初,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在职期间,他积极整顿吏治,改革审判程序,亲自审判案件,甚至是亲自在黑夜行动,明察暗访。
仅仅四个月,就将积压的案件处理了八九成,因此,他被江苏人称为“林青天”。
林则徐认为,江苏之所以风气败坏,全是因为鸦片害人,于是果断下令江苏禁烟。
同年,江苏发生水灾,百姓食不果腹,官府依旧追税,造成民变。江
苏巡抚韩文琦力主派兵镇压,而林则徐则是极力反对,并亲临松江府考察。
他采用劝平粜、禁囤积、减缓征赋、赈济贫饿等积极措施拯救了灾民,稳定了社会。
因政绩斐然,受道光帝赏识,林则徐历任署江宁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事、湖北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职务。
1837年,林则徐出任湖广总督。
在林则徐出任地方官员的期间,他力求务实,积极赈灾,兴修水利,革除弊政 ,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有效的缓解了钱漕、灾赈、水利、盐政、货币等诸多问题。
因他为官清廉,处事公正,因此名声极好,被百姓称之为“好官”“青天”。
这个时候的清朝,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便是鸦片泛滥,无论是王权富贵还是贩夫走卒,吸食者甚多。
英国通过大量向清朝走私鸦片,使得清朝的白银大量外流,对百姓的身心健康和经济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社会稳定亦是受到了极大的考验。
道光帝意识到问题严重,准备禁烟。
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认为应该允许百姓种植鸦片,和英国竞争,从而防止白银外流。
但这一理论,遭到了强烈反对,其中以林则徐反对最为激烈。
因为他在出任地方官的期间,见识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