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英雄牺牲(1/4)
是年,朝鲜再次内乱,倭国趁机再次入侵朝鲜。
清光绪帝,户部尚书翁同龢主战,然而慈禧却不愿自己的六十大寿受到影响,李鸿章也担心自己的嫡系淮军和北洋水师受到损失,提出以和为贵。
7月中旬,中倭谈判失败,李鸿章派出北洋水师支援朝鲜。
23日,倭军突袭汉城王宫,击败朝鲜守军,扶持国王李熙生父李昰应上台。
25日,倭军不宣而战,突袭清朝军舰“济远”、“广乙”,击沉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船“高升”号。
8月1日,中倭正式宣战,平壤之战打响。
清军一万五千余人,对战倭军一万六千余人,虽朝鲜已被倭国控制,但朝鲜平安道观察使闵丙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李昰应也在暗中给清军传递情报。
但李鸿章下令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清军统帅李志超指挥失误,临阵脱逃,以致清军大败。
此战,另一位主张积极进攻的华夏民族英雄,回族人左宝贵战死沙场,壮烈殉国!
三日后,9月17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领水师舰队与倭国舰队相遇,双方随即爆发激烈海战。
水师旗舰定远号下水12年,7年未修,很快便被倭国炮弹击中主桅杆,信旗被毁。
丁汝昌受伤,拒绝进入内舱,坚持在甲板上指挥战斗。
邓世昌见此,立马下令升起旗帜,冲锋在前,吸引倭军舰队火力!
双方炮火不断,各有损伤,随后倭军绕过北洋水师背后,前后夹击,北洋舰队阵型愈加混乱。
混战之中,邓世昌所率领的“致远舰”最为英勇,多次击中倭军舰船。
然而,因为清廷的腐败,北洋水师的炮弹里面,混杂着不少的假冒伪劣炮弹,以至于常常击中敌舰之后,只能将其打出孔洞,而未能发生爆炸。
更有甚者,就连炮弹的尺寸都不标准,使用前还需要用锉刀打磨之后,方可放入炮管之中。
致远舰遭受倭军围攻,身中数弹,船身倾斜!
邓世昌稳住身体,目光灼灼的看着舰船上的官兵,高声道:“兄弟们,我等从军卫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今之事,有死而已!倭军仰仗吉野号,只要我等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