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去办手续(2/7)
自全国各地大学,不断有人请他去讲学,做学术交流,特别是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部分,更是他的专长,他是国内,在这方面的顶级专家,超一流的带头人和权威。
丈夫出去讲学,文珊青,忙着自己的教学工作,家里经常是无人做饭,冰锅冷灶,她每天都忙着,上课备课,带班,和学生在一起,只要有些私人的时间,她就沉在自己的阅读中,很少花心思,去做饭,去炒菜,到了饭点,永远都在食堂,买点简单的饭菜,吃饱肚子,根本不在意,吃的怎么样?
是啊,后来女儿郑晓颖,出生后,自己就带着一起,吃食堂,买饭,买现成的饭菜,成为自己一辈子不变的生活方式。
只有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到了春节放假的时候,外边街道上的食堂,都关了门,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自己才在市场上,买些必要的馒头面条和调料,还有各种蔬菜,回来对着菜谱,一个一个学着做。
练习上几次,就基本掌握了,这道菜的操作方法。人家讲究的色香味俱全,她只讲究营养搭配合理,炒熟了,味道不难吃,能够保证不饿肚子,就行了。
那也是在自己看书累了,肚子饿了的时候,放下手中的书,借助这个时间,顺便休息一下,调整一下脑子,换个思维方式。
其实,就算是做着这些,基本的家务事,脑子里转动的,还是刚刚看书的内容,没办法,书呆子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了。
女儿晓颖,从会吃饭,会走路,就送进了托儿所,幼儿园,一路小学中学大学,都在自己的身边,和自己一起,过着每一天这样的生活。吃食堂长大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学恋爱生孩子,在美国安家落户。
唉,丈夫在的时候,文珊青就感觉两个人,成天就是深深地,陷在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中,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彼此互动的常态。
家里的氛围,永远是宁静的,理性的,平和的,甚至在那些,烟火气很足的家庭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有的只是书卷气和独立性。三个人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踽踽独行着。
丈夫的突然离去,似乎是加剧了,自己的这种,独往独来的一个人活法,也没觉得有根本性的变化。
文珊青有时候想,每个生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