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敲打是一门艺术(3/4)
姑息啊!”
但是,永乐以后,明代卫所指挥系统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来地方上最高军政长官都指挥使的地位有所下降,成为总兵官下属。到了崇祯年间,这种情况更是明显,总兵官是中央派往要害地区镇守的军事长官,其下设有副总兵(亦称副将)、参将、游击将军、守备、千总、地总等等。总兵官变成了地方镇戍统帅后,遇有战事时,又派中央大员到地方巡抚,事毕复命。
说到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来把大明朝的一些常识来温习一遍,这样,也许就能从这里当时的人都耳熟能详的东西中,找到一些依据,来解释黄德谷的失态。
一个朝廷的正七品文官,进士出身的一方县令,怎么会患得患失一至如此?有人可能就要说了,笔者你这不是太夸张了一点,你前面说大明朝文贵武贱,黄德谷就算是在不堪,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吧!仅仅是这点事情,都吓得不敢出门了?
大明的军事领导体制和指挥体制在平时和战时差别很大。在地方,平时的军事领导是都指挥使司,即都司。都司的卫所隶属五府,听命于兵部。都司与所在省的布政司、按察司不相统属。都司下设同知二、佥事四,下设管理、战备、训练、屯种等机构,是明代平时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负责管理所辖区域内卫、所一切与军事有关的事务。都司下设卫,卫的长官为都指挥使。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卫领千户一般有左、右、前、后、中之分。
不过,既然余风不提那些对双方都有点难看的事情,他也乐得装聋作哑,顺着余风的话头就问了下去,反正现在还看不出来,余风有什么恶意。
灵山守备毫无疑问是归山东总兵官节制的,若是黄德谷在山东,能和那位丘总兵有点交情,这事情,他倒是很容易就摆平,这武将跋扈,也就对着朝廷,真对了上司,对军中同僚也跋扈,他还要不要做人了?问题是,文官们自恃清高,对待那些武将,大都是对待夜壶的态度,用你的时候,固然很爽,不用的时候,则是远远的丢在一边,这种情况下,他哪里能找得到说话的人?
而事实上,现在的情形是,拥兵自重的武将,对着朝廷的命令,虚以委蛇,阳奉阴违已经是常态,更有的就是摆明了听调不听宣的态度,朝廷要用我,行,拿好处来,没有好处那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