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驻兵益都 醉翁之意(1/4)
“还好,趁现在有机会,多吃一点,要不回去了又得练死人,我手下那帮小子,一个个心气十足的,练少了还真怕干不过他们!”那百户笑道。
先是盐运巡检司的盐丁,一队队派驻到这县城里,这盐运巡检是个什么衙门,升斗小民还是不太清楚,不过奈不住有些有那么几分见识又好卖弄的人,在旁边做着解释:这盐运巡检啊,和济南城的都转运盐使司就是一个衙门,都是给皇上老人家做买卖的!咱山东不比江南富庶繁华,派不得提举司出来,有个巡检也就够用了,别看这灵山巡检官不大,算起来,可是管着小半个山东的盐政云云。
当然,这些百姓最感兴趣的,还是这巡检司的那些军兵,一个个啧啧称奇,这样的军兵,甲亮枪利,拿出去剿匪都够了,用来缉查些卖私盐的,怕是大材小用了吧!旁边那有见识的又说话了:你们这帮土棍又没见识了不是,这些人这可不是朝廷的军兵,剿什么匪啊,这些人,叫盐丁,为什么叫盐丁知道不,就是盐运司巡检老爷的家丁,现在贩卖私盐的人多狠呐,要是这些盐丁不比那些私盐贩子更狠一点,那到底谁缉查谁还真说不一定。
按理来说,以他的身家名望,即便是致仕,大可在江南富庶之地,太太平平的做一个富家翁,而无须回到贫瘠的老家来。但是,明朝文人做官,和武官不同,武官被撸了,那就是彻底歇菜了,但是文官即便是一撸到底,但是只要朝中有乡党同年举荐,还是可以“起复”的。
连夜将家中的女眷幼子送往州城,这翦家的家主翦国栋这才是微微放下心来,当然,对于这些官兵他也是小心的伺候着,生怕惹得他们不快给自己招来祸患,他虽然是读书人,可没读坏脑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陌然,你说两年前,我们能想到有今天吗?”另外一个百户,对着身边的同伴说道,他们都是当初最早跟着余风贩卖私盐的那一批人,如今都是余风军中大大小小的军官了。
“这几日都快吃出肚腩了吧!”赵贵笑骂了一声,眼下不是军议,气氛倒也不甚严肃,无非是几个不当值的老兄弟大家一起吃吃喝喝而已。
被派往青州剿匪的是赵贵的那一个千户。一千多号人,一下子就几乎将风字营拉空了一半,这些人出来,直接就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