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扶桑观风 男爵落魄(2/4)
余风,转身就去找吴嫣然,这个去年自己手下最优秀的合同制员工,自己在享受福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她了。不料吴嫣然反应更为激烈,直接声明,如果以后没有必要,她是不会再踏上任何船只一步了。余风这才想起,当初他和吴嫣然的第一面,正是吴嫣然从海难中逃生。人家一大家子除了这两兄妹,都葬身海上了,自己哪壶不开提哪壶,去捅人家的伤疤,那不是自己找虐吗?
“早先是挺乱的,巴掌大的一块地方,还分成几百个国家,打来打去,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说道这个问题,那黝黑的船主憨厚的笑了一笑:“不过最近这些年消停了,换了个什么姓德的做皇帝,倒是打的没那么凶了?”
余风哭笑不得,敢情你们是扬威于国门之外去了!不过,似乎这等事情,在郑芝龙手下,真算不得了什么,虽然这刘船主口中将“倭国”这词换成中性味道十足的“扶桑”,但是,言语中,却是没有什么敬意的。
即便到了二十世纪,这倭刀(日本刀)在军中,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和明军的高级将领人手一把龙泉宝剑估计是一个道理。不过,余风更看重的是它的性能,说句良心话,如果不管出处的话,倭刀不论是材质、锻造工艺、还是实战作用,在当时都是当得起“宝刀”这一称呼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声名遐迩的“戚刀”,也是仿制的倭刀。
“刘船主,听说倭国现在很乱?”
来到大明朝,就算是以前对于冷兵器的不是很了解的余风,有两种武器,他还是如雷贯耳的。
《天工开物》上说:(倭刀)“背阔不及二分许,架于手指之上不到!”“凡倭夷刀剑有百炼精纯、置日光檐下则满室辉濯者,不用生熟相和炼,又名此钢为下乘云,夷人又有以地溲淬刀剑者(地溲乃石脑油之类,不产中国),云钢可切玉,亦末之见也”。可谓是评价极高。
“大约还要几日才可到那琉球?”余风的这次航线的安排是先到琉球补给,然后到九州岛的平户町,按照许昌的说法,大明的货船到了平户町这样的繁荣处所,自然会有当地的明人商户过来收购货物,若是货物不愿卖给这些流落在倭国的明人商户,自己去找倭国的商人也行,甚至直接找到倭国的官商都可以,当然,这官商,在倭国叫什么奉行的,据说还是不小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