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朝鲜公主(2/4)
”
明安听了谢万长的话叹了一口气,幽幽说道:“近些年王兄身边老是有些臣子劝他联系台湾郑家和倭奴德川幕府一同反清,明安却觉得当初吴三桂等三藩起事时,我国没有出兵响应已是大错。现在那些臣子们却要王兄这个时候北伐满清,实是不明形势,错上加错。试问以我国区区一隅之地何以能抗击尽占中华物力的满人呢。”
……
一听这个,几名官员脸上多了些神情,一个个不亦乐呼的在那说了起来,全然忘记刚才还急着赶路。
明安公主李仪是朝鲜国王李焞的三妹,今年才十七岁,其父便是显宗李棩。因康熙东巡后,谕令邻近关外的蒙古各部落和朝鲜国都要派使来见他,而李焞膝下无子,又无兄弟,不得已只好派了礼曹判书崔秀林领着这个三妹前去拜见康熙。使团一行本来是准备前往盛京拜见康熙的,却因康熙北上永陵拜谒,故明安公主一行在随行的清廷官员护送下直接赶来永陵了。路上怕有所耽搁,赶不及在康熙拜谒永陵时将朝鲜使团送到,所以随行的几名清朝官员一路都是催着车夫加快速度赶路。明安和崔秀林等人在朝鲜国内虽然身份尊贵,可是却也不敢对几名清朝官员所为有什么非议,只能任由他们安排着加速赶路。连日赶路,众人身心都有些疲倦,俱是强打着精神以免被清人看轻。
朝鲜国内上至王室,下至普通百姓,对明朝都心存思念,对满清普遍持敌视态度,朝中诸臣多数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以至于私人著述写崇祯年号,竟然有崇祯二十年、三十年这样的纪年。因国内是这种环境,所以谢万长这等老成持重之人也敢这样毫无顾忌的说话。
年纪最大的那名官员闻言点头附和道:“当年刚入关时,他们的世子和什么大君可都是老实呆在北京城的。现如今万岁爷圣明,不与这些属国计较,不然我看朝鲜国做了这等失体之事,万岁爷要是恼了,他们可得够呛。”
听谢万长说吴三桂手下的第一谋士与自己所想吻合,明安不禁有些开心,高兴地说道:“其实很多人都在想,要是吴三桂当初起事之时就打出恢复故明旗帜,立怀宗后人为帝,那满人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