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夏锦绣捡漏(2/4)
五彩瓷的出现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彩绘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北宋时期,北方著名瓷窑磁州窑所烧造的白底黑彩、白釉红绿彩、白釉绿彩等品种。
金代定窑的釉上红彩和磁州窑系统的釉上加彩,是釉上彩的原始阶段,为后期景德镇五彩瓷器的出现起到了启迪作用。
五彩瓷器成熟于明代,明代五彩瓷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洪武、永乐为初创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
嘉靖朝瓷器生产量在明朝最多,由于采用“官搭民烧”的做法,出现了官窑民窑竞烧的局面。
嘉靖釉上五彩以红、绿、黄、紫、孔雀蓝、黑彩描画图案,其中红、绿、黄为三主色,亦有金彩等多种色彩的五彩器。
林师傅手里的五彩云鹤纹罐。
造型圆浑饱满,纹饰粗犷豪放,通体以青花加红、绿、黄三色彩绘;黄鹤均先以红彩勾画轮廓线,再填以黄彩,杂宝及朵花点缀其间,主题纹饰上下分别绘变形莲瓣纹及蕉叶纹,整个画面热烈而不浮躁,非常典型地显示了嘉靖五彩的特点。
(本来有图的,但是要二级作者才可以,可惜了)
夏锦绣曾经修复过一件五彩瓷的瓷器,也是嘉靖年间的,所以对于瓷器很是熟悉。
林师傅手里拿的,尽管特征和嘉靖年的一样,却只是仿品。
不过这件仿品,夏锦绣能给到90分,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要不是亲自修复过,还真分辨不出真假。
鉴定五彩瓷,既要用眼光辨其色泽,度其厚薄,审其片纹,观其气泡,也要用手摩挲以别粗细,用指扣敲以察音响。
林师傅看的认真,乔子鹏也在一旁跟着观赏,李文平就更加不用说了,他就是跟着自家叔叔学习本事的。
夏锦绣见几个人看的认真,只能独自一个人在展厅里面闲逛起来。
她们所在的位置是十三号展厅,里面不仅有瓷器,还有青铜器和玉石。
夏锦绣随便看了几件,玉器多数都是真品,不过也并不是太稀有,价格还可以,可以收,但是没太大特色。
倒是青铜器,比较珍贵。
夏锦绣随便看了两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