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不若与人(3/3)
一眼琴盒之后,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起来。
他两眼一转,拱手笑道:“晚辈是来寻访潜渊先生的,到了他的家门外却驻足于此,不知该不该贸然闯入,更不知如何与他启言。辈晚正于此筹措,未有抚琴之心思,实不敢献丑。”
“无碍无碍,可试抚一曲嘛。莫不是你们这些年轻举子自视才高,不愿意为我这等目不识丁的粗人抚琴?”
“不不不,天下之乐,当天下人共乐。不若与人、不若与众。雅俗共赏方为君子处事之道。”
不若与人、不若与众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是孟子与齐王的一段关于雅乐与俗乐是否与百姓共享的对话,后又衍生讲到如何治国。
李永棣说这话其实是想试探一下眼前人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经的读书人。
若只是识几个字的街坊想来是不会知道这个典故的。
但那樵夫却是兴喜地说道:“既是如此,何不抚来?”
“若是抚得不好,还请前辈见谅。”
“不怪不怪。”
老樵夫说完,将肩上的担子扔在了一边,而后坐在柴担之上 等着李永棣。
李永棣只得琴盖打开,将里面的那把古琴给取了出来。
只这取琴的一刻,那樵夫的神情马上就有了变化。
他的那种见到宝物的喜悦之情难以掩盖,李永棣都快感觉对方想要扑上来亲那把琴几口了。
此时李永棣回想起自己当时在白衣少女面前向着这把琴瞥的那几眼,终于明白白衣少女为何如此笃定自己是识琴的。
天下有四把绝琴,即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及蔡邕的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