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章 继续游玩嵩山(4/6)
年,“寂坐修悟”。传说达摩禅师由于长期静坐,精神和肉体都不免困倦,于是倡导僧众在“坐禅”之后,效法民间研习武技,健身自卫,编成健身活动的“活身法”传授僧人,此即为“少林拳”的雏形。
少林武术的特点包括短而精、拳打一条线、步法随便、滚出滚入、神形一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起望眼束身而起、禅拳合一、攻防合一、小手花众多、朴实无华、刚健有力。
少林武术历经1500年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禅武文化体系,成为中华武术的正宗和东方禅武文化的代表。少林武术也已经成为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内容丰富、套路繁多,按性质大致可分为内功、外功、硬功、轻功、气功等,据少林寺流传下来的拳谱记载,少林功夫共有708套,其中,传统少林功夫仅经典套路就有217种,内功绝技、医宗秘笈[ji]、少林气功、108招罗汉散打等,是少林僧人师徒传承的禅武文化精华。1991年起,郑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汇聚起了世界各地武术爱好者。
天文文化
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认为嵩山是天室,并在此祭天。周公利用圭表之法“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验四时”,发现登封阳城夏至时表影长一尺五寸,恰在地球南北的中心点上,于是就认定这里为天地、宇宙的中心。唐开元十二年(724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奉命“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再次组织了一次空前的天文测量,他仍以登封阳城为中心观测点,并根据实地测量结果,编成了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大衍历》。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任用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进行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以改进、修订历法,这就是著名的“四海测验”。登封阳城就是这次四海测验活动中的一个观测所,并且是当时全国的中心观测站。至元十六年(1279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这一路的测验,曾亲自在登封阳城主持观测,得出了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的结论。
传说典故
启母石的传说
嵩山太室山万岁峰下有一块巨石,被称为“启母石”,相传就是诞生夏代国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