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嵩山(4/7)
活动频繁,动物仅以蒙古兔、黄鼬、蝙蝠、刺猬、黑线姬鼠、褐家鼠、家鼠为优势种群。鸟类中,喜鹊、麻雀、斑鸠、鸽子、灰头绿啄木鸟等多见,偶见鹤鹑、鹪[jiāo]鹩[liáo]、画眉等。两栖爬行类包括花背蟾蜍、中华大蟾蜍、中华鳖等,山溪鲵[ni]、大鲵出没在双溪河、伊洛河,白沙水库、麻河水库、洛河滩、黄河滩、汝河滩等水域则有苍鹭、白鹭、鸬鹚、野鸭、灰雁等出现。在海拔800~1512米,主要是远离人为活动的嵩山密林区、大小鸿山林区。山区水域两栖爬行类有蟾蜍、蛙、乌龟、中华鳖及蛇类。常见鸟类有灰喜鹊、黑卷尾、北红尾鸲、四声杜鹃等。区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大鸨、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白鹳、黑鹳、猎隼,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大鲵、水獭、青鼬、游隼、长耳鸮等。
文化背景
名称由来
西周时,嵩山被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天册元年(695年),武则天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称中岳嵩山至今。
历史事件
人文始祖黄帝诞生于嵩山余脉凤后岭下的轩辕丘,他战胜蚩尤建功立业,一统华夏后定都于嵩山脚下。唐尧、虞舜的重大政治活动也都发生在嵩山地区。大禹居于嵩山脚下,传说舜帝曾到嵩山访贤大禹。之后,大禹在这里治理洪水并建都于阳城。历代帝王不断游历嵩山,留下了不少佳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嵩山举行封天祭地大典。公元前1042年前后,周公旦在阳城测日影,求地中。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嵩山,令祠官增修太室祠。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祭祀中岳,亲作《祭嵩高山文》,致祭于嵩山。通天元年(696年),武则天封禅嵩山,改嵩阳县为登封县。除帝王封禅外,许多文人墨客也都在嵩山留下足迹,如白居易、黄庭坚、欧阳修、徐霞客、顾炎武等。
主要景点
嵩山是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15]嵩山风景区由西向东主要分为少林景区、中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