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 章 昌都礼仪(2/6)
客全不介意。
饭后,举行谢媒,女方为婆婆献“九毛救拉”(手工缝制的棉长袍)。最后宾主暖酒畅饮,双方歌手尽献歌技,歌声笑语彻夜不绝。从次日起,男方家属轮换宴请宾客,馈送礼物,延续三两日方毕。
丧葬习俗
雪葬
雪葬这种葬法现已消失,以前曾经出现在昌都东南部左贡县一带。这种葬法一般在家族内部实行,认为是最高礼节的葬法。家族中如果死了高僧或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人请喇嘛举行超度仪式,并秘密占卦确定出葬日。从家族中挑选送葬人,在非常保密的前提下,把尸体同随葬品(珠宝、佛像等)埋葬于一年四季不会溶化的雪山或冰山上。认为只要保住尸体的身躯和随葬品,家族的运气、财源会永远不断。每年祭日,家族成员到山脚下煨桑烟、烧香、祭祀,祈祷保佑。
塔葬
康巴地区随处可见白塔,如果用塔进行安葬,则安葬的必定是重要人物。塔的规模也预示着死者的身份。插旌幡是表示对死者的追念,每个前往悼念的亲友可插一旌幡。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塔葬。
天葬
天葬是藏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藏族人相信,在人死后,将尸体分解喂食给翱翔在天空的鹰鹫[jiu]可以借助它们升往西天极乐世界。天葬的过程如下:在人去世后,由活佛或喇嘛卜卦确定送葬时间后,由死者亲人或家族人员背尸或用牛驮到天葬场,送葬队伍前要点香引路。到了天葬场,首先由前去的喇嘛煨桑、念经,天葬师将尸体仰铺于地,由喇嘛念颂经文,然后在死者的腹部或背部划上象征性的几刀,然后由天葬师将尸身分割成块,投以喂鹰。天葬场上,直接亲属一般不来参加解尸分骨事宜,来的人也不多,多至十几人,少则几人。对于盛行天葬的牧区,人们特别重视保护天葬场周围的鹰鹫,因为这种鹰除吃人尸外,不吃任何小动物。
水葬
水葬在康区主要在芒康、左贡一带,人死后,由背尸人把尸体背到江边,把尸体展开,开腹取出内脏,在尸体上捆绑石头,扔进河里。也有的把尸体砸成块扔进河里,还有的把尸体放进大箩筐中加上石头扔进河里。
火葬
火葬主要在芒康、丁青三岩一带,人死后,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