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文陶(4/5)
亲,文老爷。
老爷见文陶回来,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放下手中的茶杯,温和地问道:“阿陶,怎么晚才回来?不是让你早些回来温习功课吗?”
文陶走到文老爷身边,撒娇地摇了摇他的胳膊:“爹,您就别责怪我了,你今天可是险些见不到孩儿了。
我今天遇到了丁老二那个无赖,多亏了林公子和柳公子!”说着指了指林瑾瑜和柳寒笙。
文老爷听闻儿子险些遇险,立刻紧张起来,连忙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向柳寒笙和林瑾瑜拱手致谢:“多谢两位公子出手相助,救了我儿一命。两位公子的恩情,文某铭记在心。”
林瑾瑜和柳寒笙连忙还礼,林瑾瑜说道:“文老爷言重了,举手之劳罢了。”
文陶迫不及待地插嘴道:“爹,您不知道,瑾瑜哥哥不仅武功高强,还读过书呢!他刚才还帮我背了《牧誓》呢!”
文老爷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仔细打量起林瑾瑜来,只见林瑾瑜气宇轩昂,谈吐不凡,确非寻常之辈。
他心中暗暗赞叹,这少年果然非比寻常,既有武功傍身,又饱读诗书,实乃人中龙凤。
文老爷再次向林瑾瑜拱手道:“原来林公子还是位饱学之士,文某失敬了。”
林瑾瑜谦虚地摆摆手:“文老爷过誉了,瑾瑜只是略通文墨,不足挂齿。”
文老爷是个爱才之人,听说林瑾瑜读过书,便起了考考他的心思。他微微一笑,说道:“林公子既通文墨,不知可否回答老夫一二?”
林瑾瑜谦虚地拱手道:“文老爷请讲,瑾瑜定当全力以赴。”
文老爷思索片刻,缓缓开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此句出自何典?”
林瑾瑜不假思索地答道:“此句出自《礼记·礼运篇》,讲的是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应推选有贤能的人当政,讲究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文老爷又问了几个问题林瑾瑜都一一作答,这让文老爷不禁刮目相看。
林瑾瑜利用背过的《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给文老爷阐述了四书,见解独到,内容完整,文老爷不禁拍案叫绝。
林瑾瑜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想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