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拉人入伙(3/3)
知道现在可不像是后世,一丁点不对劲的地方就容易会被举报,最好有一个背锅的。
李念感觉今天见的古老师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想到这些,李念起身从旁边桌子上拿出一张纸,提笔写起了大纲。
从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到小儿常见病、急症处理,列如:高热、腹痛、昏迷、小儿惊厥、休克、晕厥等等!
李念列出了十多个大章节,几十个小章。
至于具体的内容,李念并没有写,有现成的直接抄就行,不必在费脑子。
写好后李念就拿着找到了老姐,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能成吗?”李玲看着自己这个一向不靠谱的弟弟,有些迟疑。
“试试看呗!我们写出来先让赵老师看看,能成最好”。
听弟弟这么说,李玲也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那我明天去问问,不过师公那边原来一直在外支援,我也没怎么接触过,不知道能不成,最好先做出点成绩。”。
李念想想也是,空口白牙没有说服力:“那我们先写出几大章,再去找古老师。”
看李玲同意,李念就从纸上选了一些简单的交给了老姐,并商量好了,下星期休息的时候,在把想法给两位老师说说。
重新回到屋内,李念就开始思考要先写的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并不太难,关键是一些后事才出现的办法,要不要提前写出来。
像是心肺复苏,1966年第一份心肺复苏指南才被提出,直到70、80年代才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在这个时间段根本还没有。
李念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心肺复苏最早应该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提到的,书中是这样写的:“救自缢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纵之。
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一人摩持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并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
这大概的意思就是“做心肺复苏时,要找一个安全又平整的地方,然后开放气道,按压心动处并按其腹,时间不能短于30分钟”,可以说这个记载就是心肺复苏的雏形。
这拿出去应该也不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