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似是而非衣带诏(2/4)
就是衣带诏吗?这注定失败的事情,我可不能让它重演。
“国丈不可操之过急,曹贼势大,每次出行前呼后续,杀之太难,且让他猖狂一二,不如慢慢图之”刘协说道。
“陛下啊,再慢,江山都要改姓了,臣已经联络几位骨干,只要时机合适,就可行事,如果有陛下的诏书,则名正言顺。”
董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心里很是失望,看来皇帝是胆怯了。
“国丈,即使事成,以曹操手下的势力,你们这些人也必难善了,你们可想好后果?”刘协问道。
“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亦当五鼎烹,如若让曹贼这样下去,不出几年必能成势,再做什么打算,必追悔莫及了”董承说道。
刘协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曹操人格魅力太强,手下那些人不是他的死忠,就是他的家族势力,跟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自己想的后路都是另辟蹊径,而不是抢班夺权,否则成功了也是个死,可总有人觉得自己可以控制一切。
刘协看到了董承眼里的坚决和对自己的失望,叹了口气说道:“密诏,朕就不写了,免得留人口实,既然国丈心意已决,那就便宜行事吧。”
希望没有自己的密诏,能对这次行动有所改变,不会牵连这么多人,不会被告密的人抓到把柄吧。
再说就算杀了曹操,你董承就不会把持朝政?你们这些人哪个是纯洁的?
个个都是想着怎么操弄话语权,现在曹操起来了,你们边缘化了,心里不服。
若是你们起来了,还不是相同的套路,都想把我这个皇帝供起来。
董承失望而去,但他的心却没动摇,自己女儿快要生产了,如果自己能取得成功,将来因功而上,保得自己的外孙坐稳天下,自己董家的富贵必定无人能及,现在冒这个险就值得了。
但曹操生性谨慎多疑,岂是那么容易杀的?
时机等待的过程中,董承联系的人越来越多,面临泄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曹操派人挥兵攻入了河内郡,拿掉了张扬,自己说了算。
这是一个战略要地,归属的改变,引起的反应还是比较大的。
首先袁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