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我不做亏本买卖(2/3)
想想也知道,既然要搞垄断,肯定不能这种技术发布出来。
毕竟这东西能在实验室就造出这么完美的,谁还愿意去花大价钱买有瑕疵的东西。
吹得再天花乱坠,广告洗脑再厉害,也没有用。
李林富傻傻地问:“就算戴比能买下人造钻石的专利,莫非还能让所有天然钻石矿都听他的,只要有一家降价,他就没办法稳定价格?!”
靳卫东:“对的,而且,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钻石一点都不稀缺。比如从金伯利城周围的各钻矿中开采出来的钻石年产量已达两千到三千万克拉。如果全世界的钻石矿都开足马力生产,产量太大,钻石也会贬值。所以戴比公司就买下了所有钻石矿。只要有新的钻石矿出来,戴比公司就会立刻买下来,除了可以拥有定价权,还能控制产量,一直保持钻石的低产量,市场稀缺性。”
后来很多公司都用这一套来抬高价格,赚取暴利,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还给这种销售模式取了个名字,叫“饥饿销售”。
为了加深“钻石稀缺且保值”的概念,戴比公司不惜花大价钱请政要,明星,名媛来打广告,用各种文字和电影洗脑宣传。
还制定了所谓的4c标准:克拉、色泽、净度和切割。
可这个标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谨,不同专业鉴别师检测的结果都不一样,价格就相差十万八千里。
市场上1克拉叫克拉钻,重量上只差了1分的99分钻就变成了非克拉钻,价格区别很大。
所以切工宁可保留缺陷,也不会降低重量。
然后把大的好的卖给富人,碎的小的想办法卖给穷人,来确保钻石从大钻石到小钻石都能卖个好价钱,全方位收割市场。
不过,既然价格是炒作起来的,那么就总有崩盘的一天。
这跟“郁金香泡沫”是一个道理。
而且不管怎么控制产量,市场也有饱和的一天。
因为钻石作为世界上最硬的石头,买下来后就不会消失,不会减少。
戴比公司为了维持销售额,不停地在寻找新的市场。
三十年代欧洲的钻石市场崩盘以后,戴比公司就转移到了漂亮国,让漂亮国短短十年间就成了最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