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秦王饶命(1/3)
荀公公倒吸一口凉气,感觉楚皇接下来说的话必然会如暴风骤雨一般,掀起无边风浪。
楚皇道:“太子身为储君,按理说不应该会参与到皇权内斗当中,而朕当年早早立下储君,就是不希望皇子们皇权内斗,结下仇怨。可如今连最没有希望的九皇子都有人盯着,甚至不惜除之而后快,甚至将手伸进了通政司和天牢!远到禹城,近到通政司和天牢,朕的儿子当中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够筹谋如此严密,布局如此深远?”
荀公公依旧不敢接话。
楚皇转身踱了几步,皱眉道:“还有,今日早朝,平时看起来与太子不和的宰相竟然多次帮着太子说话,几乎是不遗余力的打压九皇子,下午竟然又出现在东宫,明面上好像在就事论事两不相帮,实则言语中向着太子。如今细细想来,平日里宰相弹劾太子的那些奏本,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无伤太子根基的小事。”
荀公公道:“陛下,今日您累了一天了,此时想这些费神之事,恐怕有伤龙体,而且这些事关乎甚大,不可轻下结论,不如先休息,等日后一边观察一边再细细琢磨。”
楚皇摆手:“朕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哪位皇子要争夺皇权,而是万一这股势力不是朕的皇子所为,那这股势力就太可怕了。”
荀公公惊吓道:“皇上,如果真是这样,那可要尽快查清,否则大楚江山危矣。”
楚皇道:“正是如此!如今朕唯一能信任的人就是刚刚回京的九皇子,他有奢靡荒淫之名,如今却改邪归正,不仅能力出众,而且手段狠辣,聪明果决,连太子的双腿都敢打断。”
荀公公道:“可惜,皇上刚刚当着太子和宰相的面,命令九皇子在明日接风宴后即刻离京,那该如何是好?”
楚皇叹气,看着书案后挂着的‘勤政亲贤’牌匾,悠悠道:“就看明日接风宴上,他能否接住朕给的机会留在京都了。”
福德宫中,古旭已经命人将长安的尸体收拾整理,装殓入棺。
刘长江披麻戴孝守在古旭身边,周玲玲也坐在古旭旁边,面前跪着张公公和那四个抬长安出东宫的小太监。
“张公公!”
“奴才在,奴才在!”张公公满头大汗。
古旭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