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不妙的感觉,回末世(3/4)
的改装后,便挂载了对地武器,摇身一变成为了支援火力利器。得益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冯俊部队的机动性和战场投送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征兵工作已圆满结束,五个军团的机械辅助军建设也接近尾声。然而,由于抑尸液的囤积数量尚未达到预定目标,冯俊并未急于发起收复旧上青市的战役。
此外,还有几则喜讯传来。在成功俘获李承之后,冯俊顺利掌握了电弧步枪的制造技术。依托现有的生产能力,一批电弧步枪被迅速制造出来,并优先装备给了亲卫队和前线作战部队。
虽然这种步枪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但其对资源的需求却丝毫不亚于电浆武器。仅仅是激发能量的b+震子型能量电池,也只能支撑一把电弧步枪射击五次。五次射击过后,这块价值五万氦晶点的珍贵电池便会报废,要想维持战斗力,就必须及时更换新电池。
这种电池不仅在末世中极为珍贵,甚至在末世前的明帝国时期,它也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电池。这种电池主要用于军舰和太空船,为大口径能量武器提供短暂的爆发能量。以冯俊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他还无法为手下所有人全部装备电弧步枪。
幸运的是,四处经商的商队为冯俊解决了一部分电池问题。在遥远的南方钱塘市,有一个势力能够少量提供b+震子电池。然而,交换条件是需要冯俊提供从现实世界中带来的干净粮食。
由于两地相距甚远,加上对方的产能有限,电弧步枪的装备规模一直相对较小。而且,由于电弧步枪消耗电池的特性,这种武器根本无法大规模装备,除非有人能够解决电池损坏的问题。
李承也是一位科研型天才,在被俘后就交由燕鑫管理。他迅速对电弧步枪的生产工艺和设计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这种步枪能够迅速装备部队。此外,他还与燕鑫一起设计了一款名为“蜂兵”的蝶形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有三种尺寸:50公分、15米和2米,旨在实现军民两用的多用途。此前,冯俊手下的无人机型号繁杂,既有继承自战前明军的型号,也有他自己改进的各种型号,如白鹭型无人运输机。这些无人机在冯俊得到后经过了各种改造,从运输机变为兼顾轰炸、空投、载人等多用途飞机,甚至还要争夺制空权。
蜂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