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秦代版麻辣香锅(2/4)
提升土壤的有机成分(注1),这对于增加土壤肥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土地产量及农作物品质。关键之处还在于南方各个州府能够和稻米轮植,实现一种类似“一年四季都能生长”的系统,具体表现为油菜接在前季水稻后,水稻再长一段时间后再接着种植下一季的油菜,循环往复(注2),如此形成了一个连续生长的循环系统——即所谓 \"三熟稻制\"。
在此基础上,加上有效的天气调节(如适时降雨或灌溉技术应用),稳定的农业生产力让华南地区的人们在未来能顺利同化当地族群,然后伺机前往海南岛上进一步拓展和统辖。这不仅仅局限于南海沿岸,对于蜀中与关中这样的区域也是相同的策略。
扶苏记得,曾经在一本明清时期的文献着作中见到过关于油菜种植的技术描述。文中明确提道,如果全部地块都用来种冬小麦或其他谷物的话,不仅成本太高耗资源严重,因此至少要有一部分耕地专门种植油菜。因为种植油菜既能用于制作烹饪油脂也能对土地增肥。而一般情况下一亩油菜所产生的的油饼,足以滋润三亩左右的土地。
通过将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点结合郑国的建议,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扶苏决定对在长安周边的地方和海盐郡先试验这一油菜种植计划,并待到明年收获后再逐渐推向全国。
在这个争论声不绝的气氛中,第一次提取压榨过程宣告完成了。
根据后人对这种提取法的理解与描述,“头榨”的过程意味着提取了最初的第一波油分。虽然这些初期油脂中含有较大量的水分,而且色泽透明度不够好,但它却能够被有效运用去炒菜等日常生活需求上,并没有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只要油罐里的液滴停止流淌后,“头榨”工序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接下来要做的步骤,即是再次对剩余的残油渣实行压缩榨油工序。
就与首次预压之前准备相同:磨粹原材料、放入蒸笼热蒸、随后压制为圆形饼状物,将其输送至榨油机械中抽取油脂。
但在解体过程中,几位额头上满布汗水的宫卫似乎陷入了一个困扰中——挤压机内已紧缩堆积的油脂饼片之间无法通过仅靠人手拉开。
当公输轨见到几个在皇帝的目光中忙得团团转的士兵,内心浮起了淡淡的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