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劳而不功(1/4)
主要忙碌的是蒙恬,他招揽了主动投靠的匈奴与楼烦族人数不菲。
在过去的十天内,他已经招募了一万九千余名胡人群员,其中可上战场挥戈作战的武力人员超过了五千多人。在其中,匈奴人的数目约为三千人,并且有名声显赫的善弓射手也不乏数十名。
不用多说,这一切都是得益于扶苏制定出的极其具有饕餮性的诱捕条件:兵丁名册,给予土地。而前者的魅力对游牧民族有着无可替代的力量——在他们的视野中,秦国的兵籍相比当代的护照要珍贵许多。而关于胡人群员的危害性的报告被御史杜辙提交至了扶苏那里时,收到的指示只有“越多越好”四个字的总结,这足以见扶苏的决心与策略之妙。草场的肥瘠,可供养的人口是受限的,增加了一个个胡人,相当于削弱了北境大单于或大可汗麾下的武力。在没有形成民族和国家概念之前的游牧时代,胡族始终奉行着有奶即是娘的原则:金钱才是决定权柄的关键所在。即便是采用严厉法律统治的方式下,胡人群也能够表现出像羔羊一样的顺从 在扶苏的眼中,时机一旦成熟,招募而来的匈奴们就会成为指引秦队横扫草原的战略导航点。汉将军霍去病的胜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军队中有众多匈奴的投军作为引路者。蒙族的儿子据闻在大学四年的生活经历,告诉扶苏牧羊者每年的过冬驻扎营盘地点几乎是一成不变的——大都建立于山峦、草原、河流与森林的交汇地带。这样的稳定特性在扶苏眼里,正是匈奴族的一大破绽所在!利用快速移动的骑兵进行突破袭击,针对集聚于此处度过冬天的游牧人群体,焚烧摧毁他们的营地,将掳获的生擒者和牧畜带回到自己势力范围内——让残酷的外部环境去筛选和消磨潜在逃脱分子。正如历史上唐朝名臣李靖灭之举,一次决战便能定全局之势,为边界带来十多年的太平安宁。然而,面对十多年的前景呢?
对于这穿越时空的使者来说,有着无穷的手段让匈奴人们能够学会音乐舞蹈——因此,在得到明君的支持之下,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展现在蒙恬眼前。
封印招募归来的牧羊者并编制入册,在完成长城修建工作后,选择愿意留在当地进行耕作的老百姓,将他们混合组建一支新军队,按照梯队顺序由屯田将领带领前往上郡、北地郡等地方展开行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