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工农商大发展(3/4)
地卖给临时政府,要么分给无地农民。
大多数豪强士绅在国防军的威压之下,卖了地跑路了,还有一些聪明的地主,和孙德章一样做起了小买卖。
东北百废待兴,物资需求量极大,他们在全国各地之间奔波,把东北发展需要的物质原料带回来,卖给临时政府或者老百姓。
刘国梁照单全收,而且做得好的还奖励,这批人应该就是最初始的东北资本家。
在这样的大力扶持下,不仅东北商人迅速增加,就连关内的晋商、徽商、江南的商人,全来东北各地开店做生意。
一时间东北商业繁荣起来,甚至在岫岩还出现了商业街和夜市。
第一批来辽东湾的老百姓手上还是有些积蓄的,因为他们的田地交的税很少,而且家里的孩子去上学都是免费提供两餐。
贪官污吏在东北估计没有生存的土壤,因为军政府实行的是军民一体政策。
刘国梁在乡村实行的是“无为而治”政策,交税的时候军队自己下乡到村里收粮食,不经过任何部门。
至于说村里出现地痞流氓或者村霸,那存在的可能性为零,因为每个村有民兵制度。
农闲的时候军队会下来教官,教授民兵基本的军事技巧,表现最优异的民兵在军官走之后会担任这一期民兵队长,同一个民兵三年之内不能连任两次。
晚上每个村都有民兵巡逻,还有打更人,平常如果遇到村民纠纷,民兵队长会把纠纷当事人带到隔壁村受理。
每天晚上各村都会很热闹,这也为枯燥的农村生活提供了消遣的地方,每个村民都能参与进来。
最终由隔壁村老百姓投票决定此次纠纷双方的责任,刘国梁实行的“无为而治”,实则是对老百姓最大的保护。
如果纠纷一方不听最终判决,那么他们会被该村村民赶出村子,土地由镇上派来的士兵接管,分给下一个来到该村的流民。
老百姓虽然没文化,但良心和道理比大多数所谓的精英拎的更清楚。
这就足够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用老百姓自己心中的秤杆,来处理自己村子的纠纷会更令百姓信服。
这也是为将来老百姓当家做主,打下了思想基础,让百姓养成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