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考察欧美(1/3)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这是李鸿章在去欧美考察之前写下的诗句,1897年年初李鸿章在弗雷德里希的陪同下前往欧洲第一站就是德国。
李鸿章于1897年5月到达德国柏林,他首先见的是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这时的俾斯麦已经命不久矣再有一年就要去世了。
李鸿章从俾斯麦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知道了相比于大清来讲德国建国是多么的艰难。
德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尴尬强敌环伺,海上有日不落帝国英国,西边有世界陆军强国法国,东边有侵略成性的沙俄帝国。
可以说德国的立国环境就决定了他们的民族性格,李鸿章此刻才发现原来如此强大的德国也有这么坎坷的建国过程。
然而当他到达鲁尔工业区后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他开始对自己过去几十年办的洋务产生了质疑。
整个工业区工厂林立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特别是到了克虏伯总部埃森他被无数的大型机床堆积如山的钢铁震撼到了。
整个大清加起来所拥有的钢铁估计连这里的一半都不到,百闻不如一见他现在是彻彻底底的认识到了大清与列强的差距。
1897年6月在德国进行了两个月的考察后李鸿章便前往法国对法国进行考察。
这次李鸿章没有去法国其他地方而是直接去了克虏伯的老对头法国军工巨头施耐德的总部巴黎。
施耐德这一时期是法国的骄傲,法国的第一辆火车,法国的铁路网以及埃菲尔铁塔的钢材等都是施耐德独自或者参与建造的。
一战前的施耐德和克虏伯的产品重合度是很高的两家兵工厂都是以钢铁冶炼技术和火炮生产为主。
在传统钢铁上面施耐德和克虏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在火炮上可以说双方互有胜负。
施耐德在火炮上的造诣很高在一战前施耐德的火炮以射速独步全世界,比如享誉世界的“法国七十五毫米小姐火炮”。
这款火炮的射速如何变态呢,同口径别人的火炮一分钟最多打出去七发而这款火炮可以打出十几发甚至二十几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