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防线崩溃(三)(1/4)
张作霖死战不退的决心使他们对死亡的恐惧逐步消散转而是平静面对死亡,长官都不要命了他们这群小兵的命就更不值钱了。
长官平日待他们不薄,拼死一战或许还有一丝希望,要是撤退不但会被枪毙家人连抚恤金都拿不到,虽然他们知道抚恤金就是一句空话。
这次可不能像上一次一样发起反冲锋,日军正面、左面、右边同时重兵压进就清军这一千五百多人冲上去毫无胜算。
只要一线不溃退二线距离一线只有一百五十米便可以压制一线冲上来的日军,这样整个防线才能勉强支撑。
刘国梁装好子弹抬枪射击时发现日军已经逼到不足百米了,距离已经很近不用细致瞄准,对准正在拿着军刀弯腰指挥的少佐扣动扳机也没看一眼就立马蹲下去继续装弹。
这么近要是打不中那可以吞枪自杀了。这时第二道防线的士兵也开始射击。
200米对他们而言还是远了点,命中率不是很高,但两条防线同时开火日军进攻压力又加大不少,前进速度慢下来。
越往高处空间就越小,日军进攻密度就越大清军射击越来越准。不过就算这样半个小时后还是有十几个日军率先冲进第一道战壕。
刘国梁拔出刺刀趁日军跳下来未站稳之际直接捅胸口和腹部,对于背对自己的直接割断喉咙,张作霖拿着大刀左劈右砍大冬天热的直接扔掉青布头巾。
大刀这种武器在近战是非常吃亏的,进攻挥起到落下幅度太大有太多多余动作,长度也不占优势。
像日军村田步枪十三年和十八年都是专门为日军量身定做的日军身高普遍很矮,但是枪身长度就有120厘米再加上58厘米刺刀这就178厘米了。
像毛瑟、曼利夏、水连珠,等这些欧美步枪就更长了。
防守就更不用讲了刀本身太重,而步枪枪身都是由优质精木制作,例如毛瑟98k枪身是由名贵的核桃木制作轻便坚韧。
所以不要被抗日神剧迷惑了,你大刀可能还没砍到敌人,敌人刺刀都已经捅进你的胸口了。
当然像张作霖这种由小兵爬上来的军官拼刺能力一定不差,不然不要说升官小命早就没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日军冲进战壕,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