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明治伤寒,暗谋柴桑(3/4)
可以试试,剩下的明天再讨论。”
张铭直接展示了御寒神器——棉被,让它比宋朝流行还要早七八百年出现。实际上,棉花早在汉魏时期就有记载,主要在高昌地区和云南哀牢山(益州永昌郡哀牢)种植。那时棉花被称为织布,哀牢族已经能将其制成布匹,并流入中原。所以,让糜家去寻找并雇佣擅长种植和纺织的哀牢人并不困难。在糜家的高价吸引下,他们成功招募了数十位这样的能工巧匠。
当刘表 至江陵后,张铭便让哀牢族人带领军队在当阳周边肥沃的土地上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
选择当阳的原因显而易见,这里是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历史上就是棉花高产的区域,实际上比哀牢更适合种植。
到了七月底,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季节。
因此,在伤寒消息传来之前,张铭已命人制作好了棉被。
于是,文官们在武将们的好奇目光中,拿着棉被各自回家,准备晚间试用。
第二天早晨。
张铭刚踏入府衙,刘备迅速迎上前来,深深一揖道:“军师真是神人,备在此拜谢!”
张铭回礼,心中了然。
他知道,刘备用过棉被后,意识到了它的价值!
果然,刘备满脸兴奋,不住称赞棉被的妙处。
“知汉啊,你无法想象,昨晚是我此生入秋以来最温暖的一觉,连半夜都热得出汗。”
“更不可思议的是,仅凭你说的‘棉花’填充,就有如此强大的保暖效果?”
“如果能将棉花加入衣物,岂不是能让百姓和士兵们在秋冬季节不再受苦?”
说完,刘备拉起张铭,径直走向内堂,他已经迫不及待要继续昨天的话题。
对于刘备的触类旁通,张铭深感欣慰。
有了刘备的话,推广和使用棉花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
此时,堂内众人已到齐,见到刘备和张铭,纷纷起身致意。
“主公。”
“军师。”
刘备和张铭一一回应,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敬仰。
就连张飞等武将,也早从贾诩等人那里听闻,除了敬佩之外,还流露出好奇。
落座后,刘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