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远大志向的杜思学(2/3)
更不甘于平凡。他也不敢忘了老革委会主任给的嘱托:
“思学啊,你这个指标,是我厚着老脸从地区要过来,硬着心肠没给其它领导面子,又专门安排了一场考试,才能给你的。不求别的,就看你是个人才,希望你能有出息,以后带领全村甚至全公社,过上好日子。”
大学毕业后,分回了柳水地区教委。个人还没怎么发展,老主任就因累因病去世了,也成了杜思学的一个遗憾。
他拼命工作,忘我努力,是因为自己的志向,也因为长辈的嘱托。
自己老娘这辈子也不容易,既要照顾身体不好的老爹,还得拉扯四个孩子。为了却父母的心事,二胎也得生,哪怕再是个女孩,但需要策略。
别人不知道是,杜思学其实做了很多安排,月份大了,就休病假,到大姐家养胎生产,后让正好怀孕的四妹一起抚养上户口。等以后找机会,再过继回来即可。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也可以说是低估了基层计生力量的强大。妻子张秀琴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就被印刷厂的大妈们发现了。最了解女人的,当然还是女人。
女人怀孕,在男人眼里,没啥变化。在经历过的女人面前,一切都是痕迹。
杜思学也算敢于担当责任,坦率承认。但拒绝妻子打胎,愿意接受处罚,并缴纳罚款。
杜思学毕业之后,就一直和京城的很多同学保持联系。被撤职后,他并没有消沉,反而加大了和同学们的沟通。
杨晓帆说的这些变化,他都知道。此外,他有个同学在京城已经办起了留学培训,发展很好,甚至多次邀请他去帮忙。
但让他振奋,甚至动心的是,杨晓帆今晚的计划,有两个亮点,一是让女儿出面,他在幕后,这个他确实以前没有想过,也是困扰他的难题之一。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小杨了,选的时机好,几个同学也合适,这个事情有搞头,而且还师出有名,堂堂正正。
罢了,看这样子,自己的仕途也很难起复了。年满44岁的杜思学这点儿非常清楚,当个班主任,已经是教师生涯的终点。明天上午,和大姐,还有妹妹们联系一下,让爹娘回乡下住一阵儿,住在这个小窝子里,他们也确实憋屈。
至于杜思学抛开这几个孩子,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