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董姓(2/4)
照史书记载,董仲舒死后葬在了长安下马陵。所以河南通许县的这个,大概率是董仲舒的某位弟子,为了纪念老师故弄的玄虚。
因为纵观董仲舒的一生,和这个通许县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离最近的,也是为胶西王刘端服务的那一段。不过办公地址在山东高密,离这地方也挺远的。
汉武帝刚上台时候,国家大权在窦太皇太后手里。而这位太皇太后,喜欢黄老之学,让汉武帝施展不开拳脚。
等窦太皇太后崩后,汉武帝多次向董仲舒问策。董仲舒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针。
期间还出了点状况,就是有一年发生了两次天灾,董仲舒想借此机会规劝汉武帝,就写了个奏折。
还没递上去呢,刚好主父偃来拜访看到了。这家伙扮演了盗书的蒋干,偷走底稿上交了汉武帝。结果汉武帝看到勃然大怒,如果不是董仲舒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估计也难逃一劫。
由此可以看出,家里最好别让人乱进,有些人指不定憋着什么坏整人呢!
到了东汉,董宣被司徒候霸看中,开始出仕做官,不久升任北海国相。
董宣的家,在今天的河南杞县圉镇,倒是离这个通许县仲舒岗非常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把董仲舒和董宣给搞混了。
董宣到任不久,当地的一个大户叫公孙丹,盖房子时候经过阴阳先生占卜,说必须得死人才能吉利。
这位公孙丹没有自己抹脖子,却从大街上随便拉过来一个路人给宰了。你说人家走路好好的又没惹你,凭什么不问青红皂白就杀了呢!
家属闹不闹的先不说,董宣听说过,立马将主使公孙丹和一个动手执行者逮捕,随即经过审判,依照汉代法律,执行死刑。
这么一来公孙丹的亲戚朋友不愿意,人家是地方土豪,势力还是挺大,要不然也不敢在大街上把人拉过来就杀。
一帮人提着刀枪棍棒,嘴上说鸣寃叫屈,实际上就是来报仇。
敢跟政府作对,还反了你了。董宣下令水丘岑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统统斩首。
公孙家一下子损失几十口,人家也有后台呀,上级不愿意担责,就将董宣和水丘岑等九人抓了,解往洛阳。那意思你们爱怎么办怎么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