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抵达夏京(4/4)
对夏的态度也不统一,以粘罕为首的很多人主张对夏用武。而完颜宗干能够亲自出使西夏,足见他应该是主和派的,这至少说明金国皇帝也不想与夏再起兵戈。
李仁孝也不再多言,引完颜宗干和陆文龙、完颜寿、完颜亮、完颜雍、曹宁等人来到城门前,向众人简单介绍了在列的西夏文武官员,大将军任得敬并没有出现在欢迎队伍中,这一点倒是意料之中。
李仁孝表面上说了几句客套话,可这话里话外却是饱含深意。其实,李仁孝是坚决支持金夏结盟的,他主张以稳为主,以民为根,不愿强起战争,致使百姓罹难。
前日,司马朗已经将紫霞宫发生的一切书信报与他知晓,李仁孝也不禁心有余悸。起初他也以为刺客是任得敬派去的,可当信中写到刺客拿的可能是猿灵剑之后是大惊失色。心中既恼火又庆幸,气她不听人言,一意孤行,险些坏了国家大事,好在行刺失败,自己也成功脱身,李仁孝暗叹:只怪平日里太宠着她了。
见到完颜宗干后,李仁孝绝口不提行刺的事,也是不想完颜宗干揪住此事不放,非要追查刺客的身份,可就不好办了。
李仁孝虽然年少,却城府很深,他本想有意试探完颜宗干此行的诚意,可是完颜宗干老谋深算,他什么也没看出来。他之所以言语间有意抬高西夏,也是不想让金人看低,毕竟多少年来,西夏一直依附于他国,这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未来君主而言,的确有失尊严。西夏与金国结成盟友,互不侵犯,也是最好。可是,金乃是虎狼之邦,当年也曾与宋结盟,后来还是撕毁盟书,挥师灭宋。李仁孝不想大夏重蹈覆辙,为了自己的国家,他情愿付出一切。
李仁孝是个忧国忧民的储君,他重视文化,尊崇儒学,立誓要让大夏百姓远离战火,过上好日子。他想成为像父亲那样有作为的一代仁君,甚至他想超越父亲,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