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章 开拔阳山阴姬墓(2/3)
我们途经的许多峡谷两岸,高山壁立。而隔江对望的高山上,则可以看到许许多多长短、高低、宽窄各不相同的栈道,犹如一条条龙形的浮雕,刻在山崖之上,而沿江的山镇则像挂在崖壁上,令我们看了啧啧称奇。
李玄医告诉我们,早年乌江行船靠人力拉纤,那些崖壁上的纤道,就是为纤夫们准备的。
纤夫们喊着号子,手抓石壁,脚蹬石窝,一滴滴汗水挥洒在纤道上,就这么一把力气接一把力气地把千百条船拉出了急流。
而陡峭崖壁上的一个个圆形大齿轮一样的玩意儿。
是,是当年遗留下来的搅滩机。
随着时代的进步,乌江上的人力拉纤改为柴油机绞索拉船。
李玄医早年跑江湖经过乌江,小汽轮虽然开足了马力,但是但在大江中仍像个脑瘫患儿一样在原地摇晃,并不前进,甚至后退,当时就是靠着岸上这些绞瘫拉船才得以前进的。
50年代至60年代间乌江开辟了拖轮航道和一系列梳理航道的大工程,现在航道已经改善了太多太多。
大左它们三只猴子不会坐船,一上船就开始昏天暗地的乱吐,这一路上的折腾,好不容易,终于将我们送到鸭池河段的码头。
此时的大左和它的两名猴兵已经晕船晕得奄奄一息,我就纳闷,这大左既然会撑船,怎么还不会坐船了。
我们拿这三只焉巴的活宝没有办法。只好让三只猴子趴在拉杆行李箱上,拖了它们下船去。
当晚,我们落脚在鸭池镇,猫眼老皮留给我们的地图没有明确的一路标识,更没有经纬度。只画了阳山险滩这个目的地,在不远的码头上标了鸭池两个字。
还是得找条船,照着猫脸老皮画的水陆地图从鸭池镇渡去阳山。不过找船的过程并不顺利,几个船老大表示,他们看不懂我们的地图,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另几个船老大看到猫脸老皮的地图,则像看到鬼一样,惊恐地把地图扔还给我们,然后让我们拿着地图快走,以后都不要出现在他们面前。
雇不到船,也没有船老大愿意跑这一趟,我们只能被困在鸭池镇。
整个团队有些无所事事,最后还是老李说:让他来想办法。
这个老头儿领着我和小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