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万国来朝”(4/6)
泥,温度至少要在1200摄氏度以上,因此,需要将煤炭制成焦炭,再用来烧制水泥。”华英雄提醒道。
“臣知道了!”
“焦炭在炼钢之中也要用到吧?”老朱顺便问道。
“陛下明鉴!”秦逵说道:“只是焦炭产量比较少,因此炼钢中未能大规模应用。不过,工部日常也备有一些焦炭,因此做试验的话是够用的。”
“看来相关产业,都需要有所推动。采煤,还有。。。还有俺也说不上来。。。”老朱有些尴尬。
“您要的是不是这个?”华英雄兑换了一本《炼焦工艺》,掏出来递给了朱元璋。
“对对对,就是这个!”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秦逵,这个你拿去好生研究。届时要多少资金和人员,搞个方案出来!”
“臣遵旨!”
不过华英雄却是从其中想到了别的问题:“秦大人,现在的炼钢是什么情况?上次宋忠用的那种绣春刀,我们可以自己生产吗?”
“宋大人的绣春刀?”秦逵没有见过宋忠的刀,因此不知如何回答。
“宋忠的刀,是俺赏赐的,从互市之中获得的。”老朱解释道。
“哦,那批刀啊!”秦逵恍然大悟:“那批刀的钢材,十分特殊,性能卓越,臣等试图仿造,没有成功。”
“难道大孙对于炼钢之法也有改进方案?”老朱对于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语气十分淡定。
“确实有,不过方法有点复杂。。。”
“那就先放放再说,先把采煤和炼焦搞起来吧。”老朱说道:“你再给工部派任务,他们怕是不睡觉都干不完了。”
华英雄点头称是:“确实不能太急躁,否则怕是会虚耗民力。”
老朱听到这话,也很欣慰:“没错,只有保证了老百姓的生活,国祚才能长久。”
“李原,你过来是有什么事?”李原是跟秦逵一起来的,并非朱元璋叫来的。
“这里是鸿胪寺递交的外邦使臣的报名情况,请陛下过目。”鸿胪寺是负责接待各国使臣的机构,隶属于礼部,外邦的报名均是由其负责。李原取出一个册子,华英雄主动过去,把册子递给了老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