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下面真没了!(2/5)
音也很惊讶,等到冯雪回到座位,急忙问道:“谁的?”
“李方休!”冯雪还是不敢相信。
“啊?”杨语音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心里想到:这家伙之前果然是在藏拙。
梁文红很满意学生的反应,让他们看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没想到咱们班还真有高手,隐藏的不错啊。有人想说说自己的理解吗?不用怕说错,按自己理解的说就行。”
杨语音举手。
梁文红抬手,示意杨语音起来说。
“四句诗各写了春夏秋冬的四种声音的感觉或者意境,春的清脆,夏的惬意,秋的萧瑟,冬的清冷。”
“不错不错。”梁文红很满意,班里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还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读,超出他的预料了,现在这个年代背诗词的好找,但能写,还能写的像样的就凤毛麟角了。
随后梁文红又接着问道:“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写的很好。”杨语音肯定的回答,余光瞥了一眼李方休。
“那你觉得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梁文红引导的问道。
杨语音又看了一遍,摇了摇头。
梁文红示意她坐下,随后转向李方休说道:“李方休,你自己说说吧。”
一下子,班里所有人都看向李方休,老师的意思很明显,这首诗是李方休写的。所有人都很惊讶,‘卧槽牛逼’组合,难道真要分崩离析了?
李方休缓缓站起来,挠了挠头说道:“老师,说啥啊。”
看他又装傻,梁文红一脸嫌弃的说道:“算了,算了,你坐下,小小年纪就这么不老实。”
随后放下水杯起身,开始讲:“大家注意,这首诗是写的很好,而且写得很有意境,但是他有一个问题。它只有意境,却没有内核,准确的说。这是半首诗,是一首律诗的上阙。写诗词,不仅要有意境,还要有思想,有内核,不然就变成了堆砌辞藻,看起来好看,却比较空洞。同理你们写作文也一样,一味的堆砌辞藻,斟酌遣词造句,就容易失去内核,造成行文空洞,甚至给人无病呻吟的感觉。我为什么要借用李方休这半首诗来讲这个,就是因为诗词看起来更直观一些。杨语音,你现在还觉得这首诗没什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