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3/4)
惊地问道“看得懂吗?”
“还好”次郎点了点头“宾四先生的文字还算比较直白的要是是梁启的书读起来就痛苦得多了。”
宫城美幸老师顿时觉得汗从额头上流了下来从京都女子师范学院的文学系毕业的美幸老师还稍微听过梁启的名字但是钱宾四她就完全不知道是谁了。看到教室里面没有多少学生不少人都借着这个自习的时间跑出去玩去了宫城老师大约觉得自己也没什么事情就在次郎的身边坐了下来。
“喜欢中国文化还是什么?”美幸老师好奇地问道“你也可以看看……竹内好的书啊!”美幸老师想了一下才记起来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专家和哲学家同时说这番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带着一点希望日本文化思想得到认同的希望虽然这是不自觉的完全是出于日本文学专业毕业生的本能。
“相比较而言我对于中国人的想法比较感兴趣而已。”次郎偏了偏头看到自己老师的眼睛中间闪闪的好奇的光芒也起了继续说下去的兴趣。“相比较中国人日本人过于识时务同时又过于非理性了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历史委实没有什么新奇有趣的地方在我自己看来。”看到老师嘴角过于惊讶的笑容次郎补充道。
“日本人对于环境的熟悉非常快思想转变也很容易对照着我们的邻国在和我们同样的情况下的举动来看就非常有意思。也许是因为我过于熟悉日本人本身了所以我老是想为什么中国人要这么做这么想。”次郎耸了耸肩膀美幸老师看起来像是也感兴趣了督促着说道“举个例子来说说。”
“以历史来说明从梁启提出‘史学革命’指责中国古代历史是一王一姓的家史开始中国人自己对于历史评价的标准就开始混乱了主要的我能够分辨出来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以今况岢古人这也是他们政府所提倡的唯物史观站在展的高级阶段对以前的状况大加苛责努力证明古不如今社会进步的观点……”
看到美幸老师逐渐皱起来的眉头次郎连忙解释道“这个也是最偏激的情况大部分历史学家是不会这么偏激的但是毕竟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政府对于这种思想的纵容也是有它自己的目的的但是最糟糕的问题就是在的历史上它会很偏袒某一方同时它会和传统的观念相悖谬。”
“另一种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