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子宫内膜癌(1/3)
子宫内膜癌既属于恶性肿瘤病范畴,又属于妇科病中的崩漏,结合两类疾病发病特点、子宫自身功能及多年的临证经验,遂将其病机概括为肝肾阴虚,冲任失调,脾胃气虚,湿热内生,瘀毒互结,本质为本虚标实,肝肾阴虚、冲任失调、脾胃气虚在本病中为主要的病机。
《诸病源候论》曰:“崩中者,脏腑伤损,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暴下,谓之崩中。……漏下者,由劳伤血气,冲任之脉虚损故也。”脾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故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亏虚,气之固摄功能减退,可导致子宫出血。由于脾主升清,脾气主升,子宫内膜癌出现的崩漏等下部出血也属于脾不统血的范畴。
子宫内膜癌患者多脾气亏虚,脾不升清,统血无权,冲任不固或肝肾阴虚,阴虚内热,阴络受损,冲任失调。临床上用药应补阴升阳来滋补肝肾,大补脾胃升发之气。治疗上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并采用岭南健脾生髓膏方(组成有龟甲160g,鳖甲160g,鹿角霜120g,枸杞子120g,黄精120g,锁阳120g,女贞子160g等),肝肾阴虚者予二至丸。
病案:
患者,女,64岁,2015年3月6日初诊。
主诉:发现子宫内膜癌11个月余。患者于2014年4月6日因“绝经后阴道反复出血6个月”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于2014年4月10日行“腹式全宫+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高至中分化腺癌,浸润浅肌层,浸润深度5 ,er(+++),pr(+++),术后未行放化疗。现症见:患者诉双髋部稍麻木感,神疲乏力,口干口苦,其余未见明显不适,胃纳一般,睡眠差,难以入睡,二便调;舌淡红苔少,脉细沉。
中医诊断:癥瘕,辨证:肝肾阴虚兼脾胃气虚证;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后(高至中分化腺癌)。
治法:滋补肝肾,大补脾胃升发之气。予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加减。
处方:党参25g,白术15g,茯苓25g,女贞子20g,墨旱莲20g,山慈菇15g,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