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血管瘤(1/2)
中医治疗血管瘤的经验与方法
血管瘤是胚胎期成血管组织畸形异常发育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婴儿或儿童。一般分为鲜红斑痣(又名毛细血管扩张痣、葡萄酒样痣)、毛细血管瘤(又名杨梅状痣)及海绵状血管瘤等。若两种类型血管瘤混合存在,称为混合性血管瘤。鲜红斑痣表现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或紫红色斑片,不高出皮肤表面,压之易褪色,常发生于头颈部和面部,出生时即有,随人体长大而面积增大,但生于枕部及额部、鼻梁部者多可自行消退。毛细血管瘤为一个或数个鲜红色、柔软而分叶呈杨莓状的增生物。海绵状血管瘤为大而不规则、柔软的皮下血管肿块。本病好发于面部,多在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生“瘤”性皮损。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血痣”、“血瘤”的范畴,治宜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散结化瘤。
验方一
【组成】阿魏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当归尾45克,赤芍45克,桔梗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忌油腻生冷。
【功效】理血消瘤。适用于血管瘤。
验方二
【组成】黄芪20克,当归尾12克,党参15克,炒牡丹皮12克,丹参15克,川芎10克,茯苓15克,枳壳12克,青皮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通络,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血管瘤。
验方三
【组成】白及50克,莪术30克,黄药子20克,山慈菇10克,重楼5克,紫硇砂2克,五倍子5克,月石5克,青木香2克,雄黄5克,血竭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使用时取适量药散,加入白酒和食醋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功效】通络化瘀。适用于血管瘤。
验方四
【组成】牙硝、明矾、青矾各150克,砒石、斑蝥各100克,食盐75克,水银150克,凡士林适量。
【用法】上药调制成药膏。使用时将药膏直接涂布于皮损上,至皮损出现潮红、水肿、疼痛时将药膏擦去。
【功效】通络化瘀。适用于血管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