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篇之统一(12/15)
很,焉能像高棣一样任凭他骂的七窍生烟?
陈雄等人自然就不用说了,他们自然不会为大寿殉葬,不然也不会离开皇宫出迎徐承,敢于将高旦的衣冠奉上给徐承并转告高旦那般挑衅的话,陈雄父子也算是对大寿仁至义尽了,其他的就更别说了,但凡能跪在这里的,都绝不会是大寿的死忠,死忠都跟着高旦一起葬身火海了。
这个世上是没有办法要求所有人都对一个人十成十的忠诚的,这个道理别人不明白,徐承是一定明白的,既然他们不会死忠于大寿,死忠于高旦,也不必指望他们对自己、对大虞有绝对的忠诚,别人的忠诚不过取决于你的实力罢了,你实力越强,别人越不敢背叛,你实力越弱,你身边的人都可能对着你捅刀子。
所以,徐承对大寿百官一番安抚过后,将大寿政事堂几位尚在的相公和军方的一些大将留下,余者皆释放回家,等待安排,同时严令声名,对龙城百姓约法三章,不扰民、不滥杀、不强取豪夺、奸淫掳掠,无论是谁违反,直接斩立决,同时派出上万人的监察营不分昼夜的巡视龙城,以防宵小作乱,立马得到龙城百姓的一致的认同,毕竟当年高棣入城之时,可是乱了好几天,不像徐承这般军纪严明森然。
倒不是说高棣治军不严,只是双方攻入龙城的情况不一样,高棣攻打龙城之时,龙城抵抗颇为剧烈,所以军心难免怨恨,不让他们发泄一番,如何能行。而徐承攻打龙城基本就是围困逼降,没费什么力气,加上徐承是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进入的龙城,龙城诸多势力纵然有心也无力抵抗,所以徐承接掌龙城的过程是十分顺利和平和的,没有伤亡的刺激,将士心中自然没有怨恨,所以约束起来就没那么困难。
处理完龙城诸多事物之后,已经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这一个月来各个战区也是纷纷传来捷报,首先是九原关下,萧策的计略再次得到落实,终于使得鬼祀族族长吉目康对赫克斯族的三个相互反目的义子起了疑心,最终再次引发了火并,甚至除了赫克斯族外,鬼祀族内部也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因为徐承的圣旨也说了,不管是谁拿到了吉目康的人头都能成为草原之王,而且赏赐比原先承诺的多出一倍,财帛动人心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尤其这些让人动心的财帛还伴随着诱人的权利地位,九原关下再次爆发大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